我是学会计并教会计的,遇到问题总喜欢用会计思维来思考一下。
在我们会计上有一种全球通用的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中有个著名的记账规则,就一句话叫“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不知将其用于解读昨晚决出的一件国际重大体育赛事--世界杯举办地的选择结果上是否恰当?
昨天晚上,在世界杯举办地下了一个非传统意义上的双簧蛋,它是国际足联在套用上述会计基本原理后寻求平衡的一种结果吗?难道老布也喜欢会计?或者曾经学习过会计?
昨晚自十点五十开始,我就一直盯着CCTV-5的电视频道,在经过令人煎熬的等待后,北京时间12月2日23时30分,布拉特最终宣布:俄罗斯赢得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卡塔尔赢得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这意味着全球瞩目的、历时几年的2018年和2022年世界杯申办大战在贿选丑闻风波中终于落下帷幕,这场耗时数年的较量也最终以俄罗斯和卡塔尔的胜利告终。说实话,我最不忍看的一幕,是老布宣布2010年的世界杯举办权属于俄罗斯这一结果有瞬间,记者抢拍到的大贝哥那张极度落寂、极度无奈的照片。英国的绅士们这次好像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我倒怀疑英国媒体采用的是一种什么什么的战术,以此来考验世界足联执委们的职业道德?
在我的印象中,好像还没有哪种重大国际性的全球性体育赛事一下子将两届的举办地一次会议投票确定,这也是国际足球有意地下了一个世界杯双簧蛋。而且这一决定的最终实施是在12年以后。照此发展,今后奥运会、世博会等是不是也可以效仿一下,一下子决定两届、三届、四届、五届甚至更多届的举办地,即16年以后、20年以后或者是24年以后。这其中的道理可是一样的啊,时间越长,可能准备就会越充分啊!。。。。。。
让我们换个会计思维,用会计中的“透支”这个概念来思考,布拉特先生有理由、有权力将可能应当由下任世界足联主席来实施确定的2022年世界杯举办国的权力透支运用吗?如果布拉特马上因故离任了,下任足联主席上任后,他是否可以仿效老布透支一把,而透支确定16年以后、20年以后或者是24年以后是28年、32年以后世界杯举办国,以行使一下权力呢?推而广之,其他奥运会、世博会等什么会的现任主席与继任主席们,是否也可以效仿一下老布的做法呢?因为谁在任上时,不愿意做几件可以吸引世人目光的事啊?那不就乱套了吗?
下面,我们再据有关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可运用会计借贷记账法中的借方、贷方记录的内容与平衡原理来解析一下这个奇怪的世界杯举办地的双簧蛋现象以及后果:
■借方:2018年
赢家·俄罗斯:交通费用埋单俄罗斯不差钱
俄罗斯一再强调前东欧地区是世界杯决赛圈从未抵达的处女地。刚刚在开发非洲足球市场吃到甜头的国际足联则继续开疆拓土,2018年世界杯花落俄罗斯并不意外。当然,除了历史优势之外,俄罗斯的金元政策也很让国际足联满意。
举办过冬奥会,但作为一个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包括前苏联)却从未曾举办过世界杯。在申办过程中,俄罗斯也特意刻画了这种历史性意义。可以这样说,俄罗斯的胜出,难免也和欧洲格局的政治博弈息息相关。
要知道,在普京和阿布拉莫维奇鼎力支持下,加上超过 25亿欧元的巨额预算,俄罗斯对申办可谓从一开始就志在必得。俄罗斯承诺,16座球场也全集中在国土的欧洲部分,除了莫斯科的主会场卢日尼基是扩建外,其余15座都是新建。全部的球场和基建预算高达70亿欧元,这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杯主办国在球场投资上的纪录。不仅如此,申办委员会主席、第一副总理舒瓦洛夫挂帅承诺,“所有来看世界杯的球迷都将免签,而且球迷前往不同城市看球的所有交通费由俄政府承担。”之前也有俄罗斯报道称,俄政府已经为世界杯准备了100亿美元资金——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天文数字。
对手死穴
英格兰自掘坟墓--英格兰输给自己人。从原本的大热门,到现在的输家。英格兰其实是输给了自己人。首先,外界对于英格兰球迷的印象不佳,激进的英球迷一度被认为是“酗酒的疯子”;再次,BBC《全景》节目制作的“揭黑”纪录片,让国际足联颜面无存,现在看来,这的确影响到了英格兰的申办。
西葡被经济所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经济实力在欧洲均属二流,在金融危机的席卷之下,两国都不幸置身“金猪四国”之中,两国银根紧缩,部分新球场的投资可能遥遥无期。无法在资金和工期上有明确的保证。这样的经济背景不得不让国际足联慎重考虑。
荷比雄心不大。荷兰/比利时的申办过于温和,或者说缺乏“令人为之一振”的特点。他们声称要举办一届“最绿色”的世界杯。但这一切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从硬件上来说,他们一开始就输了——在备选球场之中,只有阿姆斯特丹球场和鹿特丹的德·库伊普球场容量超出5万人。如此寒酸条件,与英格兰、俄罗斯等对手竞争,胜算怎可能大。
■贷方:2022年
赢家·卡塔尔:金元大棒是王道球场要建恒温的
尽管全国人口只有160万,尽管接待能力和大赛经验都有所欠缺,不过财大气粗的卡塔尔最终还是赢得举世瞩目的2022年世界杯举办权,540亿美元的巨额投入让国际足联拜倒在其金元大棒之下。财富成为影响竞选结果的重要因素,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卡特尔的“豪华世界杯”计划最终成行。申办过程中,卡塔尔申办委员会主席阿勒萨尼不断强调,如果最终申办成功,卡塔尔将投入540亿美元用于交通和场馆建设。
除了金钱上的支持,卡塔尔还是阿拉伯世界第一次成功申办世界杯,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意义。从地域和文化上看,在南非世界杯之后,只有阿拉伯国家没有举办过世界杯,因此人口仅有160万的卡塔尔申世,代表的其实是阿拉伯世界的集体诉求,这也符合布拉特把足球运动推向世界杯每一个角落的精神。
卡塔尔计划用40亿美元兴建9座球场、翻新3座球场,且所有球场均使用全新设计的制冷系统。在国际足联考察团考察时,一座五人制球馆已经建成,场地、看台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摄氏27度。此外,卡塔尔还许诺,在世界杯结束后会将那些美轮美奂的球场整体挪移送给那些足球运动落后的国家。
对手死穴
美国眼里只有钱--美国过于强调盈利。在美国的陈述中,美国代表团就以经济回报为卖点,前总统克林顿在作最后陈述时表示,如果获得举办权,美国将会举办有史以来盈利最丰厚的一届世界杯,帮助国际足联实现所有目标。但是谁都知道,国际足联最不担心的就是赚钱的问题。
澳大利亚掉进丑闻。和英格兰一样,澳大利亚也掉进了“贿选门”。由于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澳足协贿赂国际足联官员,为了不让自己与丑闻沾边,执委们最终没有给澳大利亚机会。
日韩时间太近了。2002年已经举办过一次世界杯,20年之后回到亚洲又让日本或韩国举办,似乎不太合适。朱健
□借方=贷方:2026年?2030年?
赢家·中国:有戏?没戏?
据报道,我们的韦掌门曾说过:“我坚决支持中国申办世界杯”。但卡塔尔的意外胜出,可以说是将我们申办2026年世界杯的美好泡沫吹得没了踪影。因为按照国际足联规定,各大洲将轮流举办世界杯。2022年的举办权已经名正言顺地该人家卡塔尔小弟了,这即意味着,2026年我们计划申报是不是有点玄乎或者是天方夜谈、或者是只能陪太子读书了。
另外据说,卡塔尔胜出的结果出来后,即有媒体却引用亚足联主席哈曼的话:“什么时候如果中国想办世界杯了,中国就可以办世界杯。即便是亚洲拿到2022年世界杯,中国也可以主办2026年或2030年世界杯。”
我不知道哈先生这句话是真还是假?若是真的,他这是在用一句话鼓励中国足球呢?还是在挖苦中国足球的一句话?抑或还是羞辱咱中国足球的一句话?
中国的足球:未来需要加油啊!
只有我们自己强大了,你才不会受人轻视。在国际体育大舞台上,你的话语权只有一个字:实力!
我们希望的中国足球借贷关系是:2026年的借方=2030的贷方!
部分资料来自:http://news.sina.com.cn/o/2010-12-03/070118429390s.shtml
附1:2018世界杯举办权投票
第一轮:俄罗斯9票,西班牙葡萄牙7票,荷兰比利时4票,英格兰2票(被淘汰)
第二轮:俄罗斯13票(直接获胜),西班牙葡萄牙7票,荷兰比利时2票
附1:2022世界杯举办权投票
第一轮:卡塔尔11票,韩国4票,美国3票,日本3票,澳大利亚1票(被淘汰)
第二轮:卡塔尔10票,韩国5票,美国5票,日本2票(被淘汰)
第三轮:卡塔尔11票,美国6票,韩国5票(被淘汰)
第四轮:卡塔尔14票(获胜),美国8票
附3:世界杯历届举办国及大洲
1930乌拉圭(南美)
1934意大利(欧洲) 1938法国(欧洲)
1950巴西(南美)
1954瑞士(欧洲)
1958瑞典(欧洲) 1962智利(南美) 1966英格兰(欧洲) 1970墨西哥(北美) 1974西德(欧洲)
1978阿根廷(南美) 1982西班牙(欧洲) 1986墨西哥(北美) 1990意大利(欧洲) 1994美国(北美)
1998法国(欧洲) 2002韩日(亚洲) 2006德国(欧洲) 2010南非(非洲) 2014巴西(南美)
2018俄罗斯(欧洲)+2022卡塔尔(亚洲)
本博体育相关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306450952_11_1.html
本博其他博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