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李艳是一位“80后”女孩,新上海人,3年里她在上海买过5套房。
也许在上海这座城市,她的买房数量并非具有代表性。但她的置业观——阶梯型投资,却值得分享。
多亏父母赚到第一桶金
2007年4月,她在上海的一个郊区买了一套107平米、总价68万元的房子。她的父母出了三成首付,而她只用还每个月的贷款。
李艳说:“当时那个郊区有很多新开发的楼盘,离上海市区比较远,上海人都不认可那个地方。当时市区的平均房价大概1万5。只要是有规划的地方,不要怕买错了,先买了总能涨的。”
2007年底,她和一位同事在上海内环合资买了一套小户型,69平米,总价100万元。这是一间有着4年房龄的二手房,当时她和同事出了四成首付。
后来,这套房子抛出去后,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那位同事在内环买了一套100多平米的二手房,娶了老婆。李艳说:“要是没有当初那么厚着脸皮去借钱,他现在哪有资本在内环买房娶老婆。”
2008年年末,李艳抛掉了郊区的那套房子,在上海市中心买了一套33平米的小户型,单价4万元。“先赚了第一桶金,才有发挥的空间。我很幸运,要不是父母当时支持一把,现在也不会这么顺。”
手里的钱投不到武汉
2009年,她与老公合力又买了两套90平米的房子。其中一套房子,现在已经涨了100多万元。李艳现在买房,只买市中心。她认为,市中心既可自住,又可投资。等父母退休了,将他们的房子也置换到市中心,方便相互关照。
李艳说,现在看来,那套郊区的房子抛得早了点,其他的都正好在点上。所以,有机会一定要抓住。
今年,上海“限贷、限购”后,李艳开始关注武汉等二线城市。今年,她两度来汉,与朋友参观了武汉天地等市中心的高端楼盘。看到武汉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她觉得武汉房价的升值潜力很大。
现在,李艳最大的担心是,“在上海的买房记录,武汉能查得出来吗?”对此,武汉本地某二手房中介负责人解释,“全国银行系统是联网的,武汉可以查得出李艳在上海的贷款买房记录。”
这让“散户”李艳的异地投资梦彻底破灭。
最后,李艳建议,买房要趁早!买房不要怕负债,现在银行里负债的都是大户。
[关键词]
异地购房
在大城市奋斗,在小城市生活。
在高房价的作用下,很多白领开始逃离“深上广”。今年的“限购”等系列调控政策,使得一线城市的购房者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特别是广州到武汉的高铁开通后,深圳的湖北籍老乡掀起回乡置业潮。
异地置业如果选的城市好楼盘好,是可以带来较高利润。但如果看走了眼,就不只是负收益的问题了,还可能带来麻烦一串。这其中包括两大陷阱:
一是开发商陷阱。例如延期交房甚至长时间不能交房;房屋结构中途改变;房产证无法办理;开发商私自将商用房改为居住用房等。这种由开发商导致的购房陷阱较为普遍。
二是城市规划陷阱。各地城市总体规划都在不断变化,开发商销售时往往会拿着以前那个对销售有利的城市规划给你看,作为外地人很容易就做了“冤大头”。
来源:武汉晚报 记者 杨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