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两次“自杀”意味着什么?


  就在视频行业将“抓营收”作为当前发展第一大计的时候,暴风影音却连续两次玩起了“自杀式”行动——将对用户体验和观感造成损害的广告砍掉了。据说,最新一次调整关于文字链的广告将导致暴风一年损失千万级别。

  当冯鑫在微博上公布了从1月1号凌晨开始执行的广告斩杀行动后,网友的反映相当激烈,很多人用了“给力”、“gelivable”之类的词。而作为业界观察人士,我认为,暴风连续依靠“自杀”的方式来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意味着以下几点:

  1、微博越来越被商业公司作为听取用户真实声音的通道。这次促成冯鑫痛下杀手的直接因素即是暴风2011年新版上线后,网友在微博上的留言,大家认为暴风窗口的文字链广告“低俗”。一位用户举例说“15岁少女凹凸有致”(实则是游戏广告),这给冯鑫的触动很深。

  
2、视频行业真正进入了一个“体验竞争时代”。此前冯鑫曾表示,视频行业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有没有的问题”,第二个是“卡不卡的问题”,第三个是“高清阶段”。冯鑫的言外之意是视频行业会越来越注重体验的竞争。

  所以,我认为应该将冯鑫两次砍掉广告的举措与暴风力推高清视频放在一起来分析,这说明视频行业的竞争焦点已转移到了用户体验上。与其说这是冯鑫的临时决定,不如说这是暴风在按部就班的引导行业的潮流。站在3亿左右视频网民的角度,这一系列举措确实很给力。

  3、这说明了暴风的资金链很好。连续砍掉一年千万级别的广告,这对于革命尚未成功的暴风来说,确实需要魄力,但更需要底气。酷6和优酷在上市后,分别拿到了亿美金级别的融资,而尚未上市的暴风看上去也不差钱。怪不得,有诸多评论人士认为,视频行业抢上市的机会不见得一定是明智之举。毕竟当前视频行业的焦点还是在于盈亏平衡的问题。

  
4、视频行业要下定“长跑”的决心。上市并非视频行业的终点,与当年的三大门户流血上市一样,现在的视频公司上市也是“一把辛酸一把泪”。冯鑫曾经宣布暴风大约在2012年启动纳斯达克之旅,我们可以将一系列连续塑造口碑的举措看成是暴风做好“长跑”的准备,也可以看成是暴风在调整自己业务,让运作更加健康的思路。

  5、反衬了网站类视频公司的尴尬。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让视频网站砍掉一些不良广告(主要是部分联盟广告),视频网站能做出这个艰难决定么?相对于基于P2P技术的客户端来讲,视频网站在带宽、服务器上的烧钱速度要快得多,这让即便是收入达到了2亿左右级别的一线视频网站也难以盈利——对于它们来说,砍成本太难,还要去砍收入,只有傻子才会做这样的事。

  
综上,我认为,暴风的“自杀”事件可以看出,视频行业会越来越热闹。有人已经做好了跑马拉松的准备,这样的对手最为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