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口水流,重庆解放碑好吃街食落记


    文/余德进
  重庆多美食,重庆多西施。从北京回重庆已有数十载,我饱了口福,我养了双眼。重庆的美食,不必深入大饭店去寻觅,那路边小店的菜肴,照样能让人心花怒放。我爱吃那辣辣的肥肠,干香,而无腥臊气。这门功夫,北京很多有名气的饭店,都难以处理到位,每次吃,总能闻到动物内脏的气息,让人倒了胃口。我爱吃那长相粗糙的豆花,重庆的豆花,看起来面相不是很细腻,但是一旦沾上酱料,入口,很招味觉偏爱,正所谓“不中看,但中用”。我爱吃那“名不副实”的凉粉,名为粉,实为条状。凉粉好吃与否,不在粉本身,关键看调料,重庆的油辣子,好似有一双温柔的手,在按摩我的胃口,让我开胃,让我喜欢它。我想,有钱的标志,不是在北京王府井眼睛不眨一下地买一块名表,也不是在标准4S店不侃价就直接将跑车开到长城脚下,而是梦里想起重庆的肥肠、重庆的豆花、重庆的凉粉、重庆的火锅……












  我爱重庆,我喜欢在重庆消费;我爱重庆,我喜欢在重庆游走。好眼福之外,就是好胃口。那天,下班后,生性爱动的我在解放碑附近的好吃街停留,一拨一拨的西施,眼睁睁地在我眼前穿过,在这条繁花似锦,人头簇拥,生意红火地方,分布着串串香、酸辣粉、麦当劳、刨冰、王鸭子、山城汤圆,吴抄手,火锅、凉菜摊快餐店等十余家摊店,除了街头,街尾的两尊雕塑外,整条街,看不出我们重庆独有的传统风貌,看不出重庆美食文化的底蕴,更不能代表重庆整体的美食水平。看到这样的好吃街,我想很多重庆人会觉得不满意,重庆餐饮界的同仁会觉得不满意,外地的游客也会觉得不满意…
  于是,我天真幼稚地幻想着未来的某一天,在一条外观充满重庆川东民居建筑特点的步行街上,分布着大大小小近百家专卖重庆著名美食和名特小吃,以及外地最有代表性的著名小吃。在这条街的前端,耸立着一个仿重庆著名的乌扬厥牌坊,上书几个朱红大字“重庆美食街”。进入大门,便可以看到由重庆著名作家撰写的《重庆美食赋》,以及排列两旁的颂咏重庆美食的历代石刻诗篇;踏着由青石板铺成的道路进入步行街中,满目均是装饰古朴,渝味浓郁的各色店铺,在店招和门脸上挂着各色旗幡和有关自家美食的介绍;在每个店铺的门口,都留有一块空地,小店的老板根据各自经营的品种,在空地上摆上木桌、竹椅,石桌、石凳等,供游人、食客落座休闲、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