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厦门 感恩厦门


            郑小瑛在新书首发式上的讲话(2010.11.19.)

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惭愧,我没想到这个新书首发式这么隆重,更没想到林书春部长、蔡主席、潘副市长会这样评价我,使我汗颜。我根本称不上伟大,我不过做了一个中国指挥该做的事情。书春部长代表政府和厦门人民,经常关心我们,支持我们。蔡望怀主席是代表厦门市政府倡议成立厦门爱乐乐团的第一人,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总是求助于他,他也是总能帮我们度过难关的一位好朋友,一位好领导。我很敬佩他为厦门文化建设,为音乐对于厦门未来市民素质的提高,有那么深的期待,有那样坚韧的决心。正是这样一种为厦门文化建设的远见卓识,吸引我从北京来到厦门。潘副市长更是12年前就主动来关心厦门爱乐乐团,也多次主动来支持我们。今天,在厦门市领导的关心下,他已成为厦门爱乐乐团的理事长,为乐团的继续发展,铺平了一条道路。所以我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朋友。

   

   我还想说两点。第一,我今天之所以能站在这里,要感谢厦门市委市政府, 12年前在全国率先搭起一个由社会力量举办交响乐团的平台。这个事情,今天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那个时候,政府还没有针对民营乐团的政策,所以乐团举步维艰,一直到2001年11月,我们才根据文化部的政策,在民政局注册为“民办非企业文化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大力支持,还有来自全国各地音乐家们的团结奋斗及不懈努力下,这个乐团才走到了今天,才能被国内外舆论一致认为是“走在全国交响乐团前列的,一个健康的,敬业的乐团”。

    历年来我们得到福建省,厦门市的各种表彰,2009年底,何立峰书记决定厦门爱乐乐团成立理事会,同时任命潘世建副市长为理事长;2010年,乐团获得民政部“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光荣称号,这都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给了我们信心和勇气,也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二.对于我个人来讲,我也特别感谢厦门给了我创造艺术生命第三春的机会。我的第一春可以说是国家培养了我,把我,一个普通的文工团员送到中央音乐学院,送到苏联学习,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名交响乐-歌剧的女指挥。第二春可以说在文化大革命后,我参加了我们国家歌剧事业的重建和振兴的艰难历程;而厦门这一段应该说是我的第三春,在我离休之后,厦门竟给了我一个可以体现和发展我艺术理想的空间,有了这样一个宽松的平台,乐团才可以在市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朋友们的支持下走到今天。

另外我还要感谢厦门海纳百川的胸怀。2007年彭一万先生把我列入由厦门市政协主编的《厦门文史丛书——厦门音乐名家》里,今天,我又被纳入由厦门市委宣传部、厦门市文联主编的《厦门文学艺术人物》专辑中,大家都知道,我不是厦门人,但我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使我倍感亲切和荣幸。我就象一个四海为家的人,得到了一个落脚点,所以我热爱厦门,感恩厦门。我将以我剩下的年月,和我们年轻的音乐家一起,为我们厦门,福建,也为中国交响事业、歌剧事业做出我们尽可能多的贡献。         

   最后,谢谢各位光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