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食翩翩起舞


序曲:与美食翩翩起舞
 
想到会有这样的机会来分享美食的体验,不免有些兴奋和忐忑,这也有点像是过去两年美食之旅的总结。
 
2008年的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Best Food in China诞生了,这是一个向国内外读者介绍来自全球各地美食的网站,由于工作之便,我和众多的编辑一起得以遍访了上海、北京、杭州等各地的餐厅。
 
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让我从一个美食的门外汉,得以渐渐窥探到美味的精妙之义,一道道大厨呈现的美妙菜式,和着欢宴的场景,在记忆中每每总能浮现。
 
美食,不仅关乎于,更关乎于
 
不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当一道道美轮美奂的菜式呈现,或者配以葡萄美酒夜光杯,不论是高朋满座,还是知己叙谈,总会不禁感叹美食深处所散发出的大美。
 
这场场盛宴的佐料,不仅是食物,还有来自厨师们充沛的想象力,有时候,这些想象力无边无际,令人望而兴叹。
 
而想象力的收边之作,又终结于盘中令齿颊留香的食物。
 
我们中国人在提到美食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全面的衡量系统——色、香、味。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味轻而易举地俘虏了我们的三个感官系统:视觉、嗅觉、味觉。美食对我们的诱惑、侵袭是多方位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欢宴美味的场景久久不能忘却。
 
由此,我由衷产生一种感念,或许我们都应该在进食之前有片刻的默念,感恩于天地赐予我们的美味,这种内心的仪式感能够更让我们对食物带来的生命沿承产生敬畏之意。
 
我有一位喜爱古典音乐的好友张心宏先生多年前曾说道,当我们聆听美妙的音乐的时候,至少要感谢3群人,一群是以音符创造了大美的作曲家,一群是将作曲诠释的指挥家和各位演奏大师,还有一群是将前二者以现代工业技术呈现给听众的录音师。
 
在美食面前,我们也应该将掌声赋予将美味、想象力和欢愉呈现给诸多食客的大厨们。
 
 
在视觉、嗅觉、味觉以外,仍有两项感官没有派上用场——触觉和听觉。
 
在厨师以外,美食评论作家们试图以他们的文笔将这些饕餮盛宴遗留在人们记忆中,从而激发起人们的一重更为深层的感知——联想力和想象力。
 
所以,当我们在阅读美食评论作家和译者的文字时,在美味的亲身体验之余,又被激发起双重的愉悦。
 
在采访了多家餐厅以后,我开始逐渐意识到,伟大的美食,是需要以伟大的语言和文字为佐料的——语言和文字是另一种庞大的想象力之源。
 
拉丁裔以艺术想象力、创造力闻名,欧洲美食也大多来自拉丁族裔的神来之笔,而法餐在其中当之无愧地摘得桂冠,不能不说诞生了巴尔扎克、雨果、蒙田和莫泊桑的伟大语言法语居功至伟——有许多美食的精妙体验,非精妙语言不能传神。
 
曾有一次,在京城一家有名的意大利餐厅,红酒品尝会,西西里大厨的意大利美味,和酒樽里飘香的红酒,使我这个红酒的门外汉仿佛聆听到一道同样来自意大利的马斯卡尼的《乡村骑士》间奏曲,曼妙的精灵在舌尖味蕾上翩翩起舞。
 
中餐的精妙博大,则更是由令我们骄傲的母语中文所传承的。李白、苏轼、曹雪芹、袁枚都曾以他们的才华和绝思妙想为中国的美食增添注解。
 
Best Food in China所尝试的,是以另一种诞生过莎士比亚、雪莱、狄更斯和海明威的伟大语言英语来记录下汇集在中国的全球各路美味。
 
 
我的外婆是一位在91岁高龄离世的老人,在她人生的后30年里,也就是我有记忆的30年间,她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安排吃饭——早上起来安排早餐,早餐完毕之后就开始唠叨午餐和晚餐的菜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仅念叨自家的菜谱,还有亲戚家,乃至上门拜访的客人家的。
 
外婆的絮叨有一度让我厌烦,但是我的外婆非常快乐幸福,而且高寿。
 
到现在,我终于明白这种“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简单、纯粹和快乐——人生所需,仅一瓢之饮,一箪之食而已。
 
另一项让我外婆幸福和长寿的秘诀,是和亲朋好友分享美食——相信每一位精心准备的大厨看到食客把盘中菜吃光时,都有这种分享的快感。
 
在美食面前,令我们倍感愉悦的,是对美味的评点分享,是与友人的欢畅叙言,是与知己的千杯不醉,又或者“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美食,是成人礼,它让我们从懵懂无知,一味吃独食的野孩子,长大成为懂得关爱别人,与他人分享的成人。
 
 
我们为您奉献了一道“中国城市特色菜鉴赏”,除了来自上海、北京、杭州的外籍评论作家和译者共同为您奉上的寻味三城记外,还特别引述了好友吴雪风小姐的《快乐的食物》。
 
我们邀约您与我们一起在美食王国里漫步——如果您喜欢,请和着美食的旋律一道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