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了良心的拐点了吗?
-为了1800万装修工人,为了数亿个家庭
《哈佛商业评论》即将开设一个栏目,宣传一种“真知、公平”,《哈佛商业评论》认为,恶劣的营造环境,信任缺失,道德崩溃,连很多企业家都无法容忍。中国的商业环境已经到了“良心的拐点”,所以要大力宣传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良知企业和企业家,以此来影响更多的人。只要拂起人心灵上的一层灰土,人性就会焕发光辉。本人有幸参与该栏目的讨论,也十分乐意去做宣传员,去传播人的佛性,让佛性去掩盖魔性。
前段时间,我连续写了几篇关于家居行业的文章,揭露出行业的潜规则,包括设计师收回扣、合同外增项加钱、工人层层转包等,有人把我看到“唱衰派”,但是我想他们都没我更爱这种行业,正是因为爱,我才会去研究它,去批评它,同时推出一些解决方案。
正如“海底捞”产业工人的理论和实践,“双手改变命运”的简单逻辑,让很多农民工得到了社会认同,农民工露出了真诚的笑。仅此一点,“海底捞”以及创始人张勇就是有良知的。只有幸福的员工,才能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幸福。口头高喊“欢迎光临”并不能给客户带来真正的幸福。
同样在家居装饰行业,为什么客户的满意度这么低,因为最低层工人是产业链的底层,受到了层层抽成,甚至是“层层剥削”,他们没有感到幸福,他们带着不满情绪去工作,而他们和客户接触最多,当然不会给客户带来幸福。
七姓瑶家装,一个并不算太大的企业,提出了“解决了民工问题,才能解决质量问题”,这个道理不算太难懂,但是实施起来难度很大。他们提出了“直聘工人,工程不转包,预算0增项”的制度,为解决一线工人的心态问题进行了有益尝试,达到了客户投诉率为0的效果,这在家装行业是不可想象。装饰行业有1800万人农民工兄弟,如果让真解决了他们的问题,这真正是数亿个家庭的福音。
所以不管那个行业,并没有难事,难就难在,你是否有一颗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