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漫谈:自我形象的塑造


  从小到大,我们对于自我形象的塑造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有时候,也许我们并没有刻意地去做,但这样的事情确确实实在下意识里发生着。我们主动或被动地进行自我形象的塑造。我们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没有准备却在潜意识里接受、消化和沉淀焉,作为自己的积累。

  我们最初从家人那里得到的一些信息无疑是积极的,但也有很多是消极的。不管家里人叫我们“笨”、“蠢”,还是“调皮鬼”,我们都会把这些话和那些正面评价一起消化吸收了。研究表明,家长每夸奖孩子一次,就会批评孩子八次。全世界几乎都是这个样子。

  当我们走进校门的那一刻起,那些年龄比我们大,阅历比我们广,学识也颇丰的人,会让我们对新世界产生兴趣。但有一点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塑造孩子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也剥夺了孩子的天资,孩子天然的孩童野性在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消失了。

  就在我们度过这一切的过程中,青春期到了。我们的外形有了一些改变,身体的各个部分发生变化,开始有了明显的羞耻感。这时候孩子也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研究表明,在14岁的时候,百分之九十八的孩子抱有消极的自我形象。而且事情在变坏。

  如果用一个词描绘青春期,那就是思绪不清。这个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它会轻易地与自我形象的雏形发生碰撞。如果得不到较好的引导,那么,即使长大了,但自我形象却没有长大。这就难怪有那么多人没有取得他们在生活中所追求的目标。正基于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当中,应当从孩子时期就要加强他们的自我形象的塑造,帮助孩子们追求一个新的梦想,这样会有助于孩子成功,增强孩子的幸福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