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到庐山 二、潘扬冤案(5)亲情唤回扬帆


 

从北京到庐山

    王先金 编著

 

              第二章  潘扬冤案 (5)

 

                  亲情唤回扬帆

 

扬帆,193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经在新四军和华东局担任重要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第二任公安局长。1953年因“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案”,扬帆被免去所有行政职务,赋闲在家。

1954年的最后一天,扬帆和家人在家中团聚小酌,希望来年能够顺利。正在这时,一个电话打到家里,是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长的许建国打来的。接过电话后,扬帆很高兴,他来到妻子身边,轻轻地说:“许建国从北京回来了,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一趟,可能我的问题要解决了。”走的时候,扬帆没有和妻子道别,然而这一别就是25年。

1976年,文革结束了,政治环境有所改善,扬帆的妻子李琼又开始想办法打听扬帆的消息。然而,一封封寄出去的信还是如石沉大海。一直到了1978年,有朋友建议她写信给时任中组部长的胡耀邦,信寄出去约20天,果然有了回音。上海市组织部的一位副部长来找李琼,说:“中央组织部回电来了,说你可以到湖北沙洋劳改农场去看望扬帆。”

终于等来了这一天。1978年的秋天,李琼和儿子扬忠平来到了扬帆所在的湖北沙洋农场。

分离25年了,扬帆和李琼记忆中的扬帆完全是两个人了,头发白了,瘦了很多,最可怕的是眼睛已经瞎了。因为在监狱里青光眼发作得不到治疗的后果。

看到扬帆这个样子,李琼很心酸,忍着眼泪叫扬帆,儿子叫爸爸。但是扬帆不答应,他说:“你们都是假的,你们不要来了,走吧。”

由于长期的监狱生活,扬帆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精神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他得了精神分裂症,连最亲近的人都不认识了。

之后几天,扬帆一见到李琼和儿子来,马上就走。好不容易有机会和扬帆说上话,讲以前的事情,关于他父亲、母亲的事情,想用家里的情况勾起扬帆的回忆。然而等李琼讲完了以后,扬帆说:“你们这些人,要了解我的家庭情况还不容易吗?”还是不承认妻儿。

当时,有人又给李琼出了个主意,拿上海市公安局开的介绍信,以此来说服扬帆。扬帆的一只眼睛还有一点微弱的视力,他看了看介绍信,说:“公安局的公文,从来就是用毛笔写的,你这个是打印的,是假的。”他的思维还停留在20多年前用毛笔写公文的时代。

李琼和儿子在沙洋农场待了一个星期,但和扬帆的关系没有丝毫进展。于是,他们决定先回上海,然后再想办法。

就在他们决定走的时候,扬帆破天荒陪他们吃了一顿饭。吃饭的时候,扬帆对他们说:“今天吃饭是组织上叫我陪你们的,你们两个人我还是不认识。”

回到上海后,李琼立即通过各种途径,要求把扬帆接回上海治疗。不久,中央同意了她的请求。1979年初,一架从湖北起飞的飞机,载着扬帆回到了阔别25年的上海。

1979年,扬帆整整一年都住在医院里,依然戴着“反革命”和“内奸”两顶帽子。然而,他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以前的老战友不避嫌疑,纷纷来看望扬帆,这让扬帆感受到了同志之间久违的温暖。

在华东医院住院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三女儿扬小朝陪着父亲。当时华东医院两个房间当中有一个卫生间,另一个房间的人用完卫生间,把靠近扬帆这边的门也锁住,一直到天亮都没有打开。扬帆没法用卫生间,于是小朝就去隔壁敲门。隔壁门一打开,是一个很朴素的老先生,布衣布鞋。小朝把事情说了,老先生立刻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去打个招呼吧。”他问小朝:“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小朝回答:“我爸爸叫扬帆。”一听到扬帆的名字,老先生吃了一惊,快步走了过去,穿过卫生间,来到扬帆的房间。见到扬帆,他双手就伸出来了,说:“扬帆同志,我是粟裕啊!”扬帆听了也很吃惊:“啊,粟裕啊!”两人的手握在一起,非常激动。粟裕坐在扬帆的床边,轻声对他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管,只要把身体养好,所有的事情都要让历史来说话,历史是公正的。”

粟裕的一声“同志”让扬帆尤其激动,他已经有整整25年没有听到这个称呼了。老战友的关心,让扬帆的病情进一步稳定。然而对家人,他始终不肯承认。为此,李琼想出一个办法,让三个女儿来当护士,三班倒,8小时一班,以此来接近扬帆,跟他建立感情。

一开始的时候,扬帆非常客气,女儿给他削水果,给他做一些生活琐事,他都会很客气地谢个不停。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几姐妹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就开始给他讲一些家里的情况。

有一次,三女儿给扬帆讲了她们几姐妹父亲给取名字的情况,并说我们都是你的女儿。扬帆听了沉默了很久,最后说:“这样吧,我认你们做干女儿。”

扬帆先承认了女儿,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肯承认妻子,这让李琼伤心了好久。她只能默默照顾着扬帆,希望有一天能够感动他。

扬帆出院后,回到家里由妻子照顾。房间里两张床,一张扬帆睡,一张李琼睡。她像保姆一样,在生活上照顾他。然而,扬帆从来不叫她,也不跟她说话。

有一天,胡立教和陈丕显到上海来看扬帆。陈丕显把他们一家人都喊到房间里,声音很大地对扬帆说:“老扬,你爱人李琼为你吃了多少苦,你为什么还不认她?”当时扬帆没有说话。几天之后,他突然说:“李琼,给我倒杯茶好吗?”当时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说:“什么?你叫我什么?”扬帆说:“你啊。”她问:“你不是说我是假的吗?冒充的吗?”扬帆回答:“不是我承认你,是北京来电话说,你是真的,不是假的。”

从这时起,扬帆承认妻子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彻底转变过来了。

1983年,中共中央为扬帆的冤案彻底平反了。正如粟裕所说的,历史是公正的。

 

 

 

 

                       参阅资料

 

  1.《我当潘汉年的地下交通员》何炎年/文《作家文摘》1995.5.12.

                                          (1995.05.30.)

    2.《潘汉年冤案真相》文光/文《文摘旬刊》1996.1.18

        原载《劳动报》1996.1.12                            (1996.02.20)

    3.《强扭终分道 患难情更深》姚文奇/文《文摘旬刊》1996.10.8

        原载《妇女生活》1996.9                             (1996.10.17)

    4.《忆伯父潘汉年》潘虹霖/文《作家文摘》1998.7.8

        原载《北京日报》1998.5.28                          (1998.10.06)

    5.《潘汉年》谭元亨/著《作家文摘》1997.8.8 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8.12.30)

    6.《“逮捕”潘汉年》武在平/著《作家文摘》1999.1.12

        原载《潘汉年屡建奇功的一代英才》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1999.01.17)

    7.《潘汉年赠诗慰扬帆》何炎年/文《作家文摘》1999.4.20

        原载《上海滩》1999年第3期                          (1999.04.28)

    8.《潘汉年和扬帆的传奇友谊》唐日红/文《作家文摘》2000.8.15

        原载《世纪》2000年第4期                            (2000.12.25)

    9.《最后的档案和一首诗》戈华/文 《民主与法制》1983.10

                                             (1984.4.7笔记  2002.12.30)

    10.《潘扬冤案中的“三千三”》林络纲/文《作家文摘》2003.7.15

        原载《上海滩》2003年第7期                          (2003.07.21)

    11.《斯人独憔悴忆舒諲》王春瑜/文《作家文摘》2004.12.31

        原载《南方周末》2004.12.16                         (2005.05.23)

    12.《令潘汉年蒙冤的“镇江事件”》杨宏伟/文《作家文摘》2005.3.8

        原载《文史春秋》2005年第2期                        (2005.12.30)

    13.《中国秘密战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纪实》郝在今/著《作家文摘》2005.3.4

            (选载之六)                                   (2005.12.30)

    14.《博古与潘汉年关系的背后》秦福荃/文 《作家文摘》2006.10.20

        原载《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                       (2006.11.02)

15.《父亲李克农与潘汉年、王实味事件》 《作家文摘》2008.9.16

原载《从秘密战线走出的开国上将——怀念家父李克农》李力/著

    人民出版社2008.8出版                           (2008.09.24)

16.《胡均鹤与潘汉年冤案》吴基民/文《作家文摘》2008.11.28

原载《档案春秋》2008年第11期                       (2008.12.13)

17.《我用亲情唤回扬帆》李琼/口述 董洁心/整理《作家文摘》2008.12.30

原载《百年潮》2008.12                              (2009.01.14)

18.《我在劳改队见到的潘汉年》钟叔河/文《作家文摘》2009.5.26

    原载《历史风涛中的文人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出版 (2009.07.09)

19.《饶漱石与“潘扬案”》陈虹/文《作家文摘》2009.11.10

    原载《铁军》2009年第10期                           (2009.12.12)

20.《何殿奎:亲历秦城监狱监管岁月》黄卫/文《作家文摘》2010.4.23

    原载《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第12期                   (201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