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把老年人分成这样几种类型:苍老迟暮型,尚可活跃型,积极活跃型。有人来问我你是怎么分的?我是按照老年人现在的生存活跃状态来分类的,它不是按老年人的生理年龄来分,也不是按老年人的心理年龄来分;它不是按老年人的健康情况来分,也不是按老年人的患病情况来分。当然在具体的分档时总会牵涉到老年人的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健康情况和患病情况。
苍老迟暮型,一般生理年龄都在八十以上,甚或更高,心理年龄基本和生理年龄相当或是比生理年龄还要高,健康情况自是比较糟的,很可能有多种疾病缠身。不过在分类时主要是看他的行动是否迟缓,整个生活状态是否已经到了自己难以料理,危危颤颤。如果果真到了生活不大能自理,或是行动十分迟缓,那么这样的老人肯定得归为苍老迟暮型老人。
尚可活跃型的生理年龄一般都在八十以下,但是也有一些在八十以上的,甚至九十以上的。他们的心理年龄一般都要比他们的生理年龄小十岁。健康情况还可以,有一些病缠身,但还无大碍,他们在行动上还具有一定的活跃性,即使可能已经有点迟缓了,但是在迟缓中仍能透出一定的活跃,这样的老人可以归为尚可活跃型老人。
积极活跃型的年龄多为七十以下,但是七十以上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八十以上和九十以上的。他们的心理年龄都比他们的生理年龄要小上十岁、二十岁,甚至三十岁。健康情况一般都比较好,即使有一些小病缠身,但均无大碍。他们在行动上具有较大的活跃性,行动还能保持一定的敏捷度,他们对生活仍充满着热烈的追求,透出较强的生气。这样的老人可归为积极活跃型老人。
在我国,近几年来,积极活跃型老人的数量与日俱增,他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方面,有些积极活跃型老人对社会仍然在做出很大的贡献。他们有的照常上班,有的活跃在社会的各种层面,运用他们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继续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有的继续学习,在学习中品尝新的人生,在学习中增加自己的活跃程度,在学习中使自己对社会对人民对祖国能够做出各种增加和谐的贡献。
我国社会要做出努力,不断扩大老人中积极活跃型老人的队伍,学习汽车驾驶的年龄可以延续到70足岁,这个政策看似交通政策,实则对扩大积极活跃型老人队伍具有重大意义,这个政策透露出政府机构对我国老人的健康现状的新的认定,也透露出政府机构鼓励积极型老人更多地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让他们在增强我国社会的和谐因素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再说我国各个城市逐步推出70足岁老人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免费的措施,这也是一项扩大积极活跃型老人队伍的具体措施。
我国各个城市中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的老人大学,这就是培养积极活跃型老人的学府。我国各个地区星罗棋布的社区活动中心中的各种老人活动项目,就是广泛培养积极活跃型老人的最佳项目。
积极活跃型老人的数量陡增是我国和谐发展与进步的主要明证之一,人类在各个国家中展现的老人的现状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发达程度、兴旺程度,我要讴歌我的祖国在展现我国老人的现状中所反映出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