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婚”是一种反璞归真


    

“裸婚”是一种反璞归真
盛大林

结婚,应该怎么个结法儿?二三十年前,“三大件”之说曾风靡全国。那个时候,“三大件”一般是指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现在呢,也有“三大件”之说,不过,它指的是房子、车子和票子。但有些人还觉得不够,他们除了房子和车子之外,还要有婚戒、婚礼、蜜月……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票子”的。有人说,这就叫“新结婚时代”!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种被称为“裸婚”的结婚形式悄然出现,甚至成了一种时尚。

何谓“裸婚”?就是不买房、不买车、不办婚礼、不买婚戒、不度蜜月……只需领个“红本本”、两张小床并成一张大床就算是结婚了。

在这追求排场、崇尚仪式的“新结婚时代”,极其简化、去仪式化的“裸婚”为什么会被年轻的新人们接受?应该说,这里面肯定有不少“不得已”的成分。在京、沪、穗等一线城市,如果房子、车子、婚戒、婚礼等样样俱全,花销至少要以百万计;如果再追求高档、体面,那就更是“上不封顶”了。这对于二三十岁、刚刚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来说,显然是不可承受之重——即使是那些高学历、高工资的人,也是如此。

也许有人要说:现实生活中,不是有很多年轻人以“豪华”的形式走进了婚姻吗?但这些“新人”中有多少是“自力更生”的呢?或是“啃老”,或当“房奴”……一次奢华之后,留下的却是沉重的负担,甚至让全家跟着过紧日子。

仔细想想:结婚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房子、车子、戒指等物质或婚礼、蜜月等虚荣上吗?都不是的。在我看来,结婚就是爱情的归宿、责任的开始,这的本质是两个个体组成了一个复合体,而凝聚这个复合体的就是爱和责任——这,也正是婚姻的核心价值所在。“婚姻”确实是一件“大事”,但此事之“大”并非体现在物质或仪式上。车子也好,婚戒也罢,都只是表达情爱或履行责任的形式而已——有了真爱,租住的陋室也可以成为洞房;没有真情,戴上了婚戒又有什么意义?因此,“裸婚”就是一种返璞归真,它剥离了所有附加在外的东西,让结婚回归到了它的本义。

其实,“裸婚”并不是什么新现象。古往今来,“裸婚”的人太多太多,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十几年前我与妻子结婚的时候就只有两个“红本本”,甚至连个“结婚纪念日”都没有。我们真的觉得那些外在的形式并不重要,至少不是必须的。

那是不是说“裸婚”就是结婚的最佳形式呢?也未必。如果两人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结婚的内容丰富一些,婚礼办得隆重一些,并没有什么不好,毕竟结婚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因此,我反对的并不是“厚婚”本身,而是爱慕虚荣、盲目攀比以及那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

“厚婚”不应该一概反对,“裸婚”也不应刻意追求,那么怎样结婚才是最佳选择呢。我认为,量力而行的“适婚”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