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低碳城市”发展新机制


  市委十届七次全委会上,提出杭州要建设的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环境、低碳社会“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这充分体现市委高瞻远瞩,也对杭州今后发展提出跟高要求,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认为,杭州在建设“低碳城市”中,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的体制和机制。

      首先,成立建设“低碳城市”的领导小组。政府应该成立以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领导小组,分阶段明确发展目标,明确政府主要部门的职责,如经济委员会制订低碳经济建设中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的指标,2020年达到全市万元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50%左右如何分步骤实施;市交通、建设部门怎么样联合制订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的措施;市发展改革部门怎么样统一制订“十二五计划”中贯彻这个目标等等,而且,十三个区县市要联动,对区县市的考核中,增加“低碳指标”,如果没有统一指挥、分步实施,最后会出现上面热、下面冷,回头看看是个饼。

      其次,充分发动企业和社会团体、研究院所、高校参与。在整个“低碳经济”建设中,我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企业,面临经济危机、面对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利用“碳元素”的制裁,生产、销售特别是出口将会面临跟严峻的形势,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利益和政府应该一致的,是一致行动人,但是,“低碳经济”对近期无疑是个很高的要求,可能会导致远期目标一致,近期不一致、过程不一致,这是一个很难的抉择。社会团体、高校、研究院所是中间体,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一是调解政府和国外组织之间的矛盾,二是发挥科技的力量,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此,我建议应该让社会团体参与决策调研,参与对外谈判。

  第三,充分发动全体市民参与,树立建设低碳城市主人的意识。

  我们要积极动员全市人民自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少用空调,多吹电扇;多步行、骑自行车、选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多利用井水灌溉和洗涤等。这些意识和生活习惯的培养,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而且是循序渐进的,我建议应该发挥明间组织和社区组织的力量,发动宣传舆论工具,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多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