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最近又憋不住了,硬拉人去晋豫交界的云台山,拜访竹林七贤——说是为老弛的电影踩点。头晚跟两个闲人喝到后半夜,都劝我别去了。我说,看老阿谁也忽悠不动,那么大岁数了,以身作则在旅行、喝酒的第一线,实在不好意思让他耍单啊。
1
元月8日上午9:00的火车,直奔河南焦作——我对老阿说,咱们这算“焦虑做作之旅”么?车外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今冬的寒流都接上了;车上人人有座,还有空的,春运高峰尚没到来。
当晚18:00抵达,住在没有暖气的小旅店里,一人两床被子。对焦作的零碎印象:市中心有个飞奔的铜马雕塑,被一美女驾驭着;我们住在解放区,内有中山路、建设路、解放路什么的;旅店对面即焦作市旅游汽车站,明天方便出行。
第二天一早,坐车奔修武县,焦作市东20多公里。据说“修武”这地名,源自武王伐纣时遇雨,在此地修整息武来着。该县破落,煤矿总部萧瑟,但羊汤好喝。正北方6公里即云台山,天阴尘多,根本看不见。
约洛阳哥们潜夜在山门见面。下午15:00,我与老阿半步行、半乘车抵达正门。云台山是国家第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大门修得象飞机场候机室,后面的1600多米的云台山主峰则象立在候机室上面的盆景。旺季门票180,淡季120——我们当然不会买。
会了潜夜。旁边的当地黑车司机缠着我们,也因确实想看看七贤呆过的百家岩,三人100元包进出。
绕过大门不远,果然有耸立的岩壁挡路——据说百家岩高170米,宽500米,面南背北,的确风水宝地。先见崇明庙,新修的。后见嵇山碑,碑上有新亭,亭上刻有七贤事迹石像。该碑西侧有小片竹林,竹子年青。另有百家岩寺塔,九层,始建唐代,重修于金。一搂草和尚说,哪哪是刘伶醒酒处,哪哪是孙登啸台,哪哪是嵇康淬剑池——看着勉强。
2
草草逛完百家岩,与潜夜简单吃喝,乘车奔博爱县。潜夜则转回洛阳。
早修武,晚博爱。晚住博爱县城西部小旅店,亦无暖气。吃羊蹄。
转天喝完羊汤,乘车去皂角树村,因听说那里刚发掘出了七贤亭碑。在村里打听,一陈姓大爷热情,领我们去了村委会。又约来了村里著书《竹林七贤博爱地区活动考》的张大爷。
该村果然存有大片竹林,据称当地竹林最多时达到1万8千亩,是北方最大的一片竹林,令人惊讶。我们也在资料上了解到,魏晋时期,常年战乱,中原一带人烟稀少,大批南方人移居此地,带来了竹子。嵇康应在此列。
我们钻竹林,看了那块“七贤亭碑”,立于宣统已酉年间,碑体和字体都粗糙,看着象当今石匠凿的。
俩老人客气,一定请我们午饭——他们有意宣传七贤文化,保护仅存竹林。情真意切,我们不便拒绝。
饭后,又跟着看了所谓的“七贤水磨”、中岳行宫、丹河水道,有点意思。
3
告别他们,我们又草草地看了一眼月山寺外墙,因收费,未进。转乘车去济源县。旅店亦无暖气,但我们找澡堂子洗了个热水澡,暖和多了。
第二天一早,乘车去王屋乡——那里因老毛的《愚公移山》而闻名。王屋山主峰天坛山远看有点象珠峰,山顶有个平台,平台上有道观。亦因收费,未进。
吃了大碗刀削面,截车翻过中条山脉,奔山西的垣曲县。老阿说,文革期间,下乡知青编过一首《中条山之歌》,哭诉生活的艰辛,很像后来的监牢歌。
该县旅店有暖气。吃砂锅饺子,浑汤的,内有丸子、排骨和白菜。得知县里多矿,主产铜、铅、金,五龙集团是这里首富。
早上乘车去侯马市找火车回京。路上收到消息,朋友老苏突然辞世。我说,老阿你别瞎逛了,你一出门准出事,不是丢人就是死人的。老阿说,真是呢,这生老病死之旅一开始,还刹不住了。
13日中午抵京。我回了前后总,写这篇作业。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