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黑洞战争--发现、解决和防范之道


开卷篇:什么是财务黑洞?
一、财务黑洞的严重后果
1
、资产、金钱损失
2
、支付困难
3
、停产、关门、员工失业
4
、老板逃亡
5
、坐牢
6
、跳楼、自杀
7
、中国企业消亡率知多少?
二、企业财务黑洞是如何发现的?
 (一)财务黑洞的发现有三多三少的特点
 
(二)财务黑洞发现的形式也有三种
          
1:內部控制缺失,无可避免造成财务黑洞
               
案例1:案犯罪嫌疑人的忏悔信
          
2:被媒体或者专家学者揭露或者质疑出来
           
3:被人举报或因为要上市等特别原因而自爆
三、目前财务黑洞的应对之策
(一)一个极端是忽悠、再忽悠(有的)再到骗;
         
案例2:从标王到判刑20
         
案例3 2009年中国企业家犯罪报告
(二)另一个极端是扛、死扛、扛到死
         
案例4:《私募融资背后的商业谎言》
(三)有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案例5:企业暂停经营撇债

四、财务黑洞形成的原因
1、不懂
1)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如财务基础知识 、常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分析方法等。
2)财务税收法规并且经常保持更新
3)财务常识性知识 如上市、融资
4)惯例,包括潜规则  人好
 
案例6:应收应付三驾马车齐拉
2
、不愿
3
、不能
  
案例7处罚决定书已送在我的办公桌上!
五、财务黑洞认识上的五个误区
1、无所谓
2
、我清楚
3
、怕生人
4
、我没有
5
、玩神秘
六、财务黑洞的防范之法
(一)财务黑洞四级八区诊断咨询系统介绍
(二)关于人、制度、流程的认识问题
        
案例8:某公司先后两任会计
        
案例9:退休返聘的老乡案例
        
案例10:找我十年的案例
(三)四级咨询情况介绍
         1
级:人(财务)行制度,流程也行
          
案例11:执行偏差的案例

2级:人(财务)行,制度流程不行
          
案例12:穿新鞋走老路

         3级:人(财务)不行,制度流程行
           
案例13:你问我顾和你顾我问
         4
级:人(财务)不行,制度流程也不行
           
案例14:理清了一团乱麻

(四)八大关键区域咨询情况介绍

       1、采购

        1)纠正三大误区

                 a货比三家不吃亏
                 b
、招标一招就灵

                 c、依靠档案信息

        2)注意两个容易忽视的现实问题

       2、生产
       
1)关注生产成本的核算准确性问题
       
2)关注成本核算的税务风险问题

                案例15:会计自摆乌龙

       3、仓储
       4
、销售

          案例16:合同纠纷背后的货款欺诈陷阱

          案例17:客户拟定好的格式化订单你是签还是不签?

5、投资
          
案例18 表述模糊引发十年官司

          案例19:馅饼变陷阱,合伙投资变成卖垃圾设备

          案例20:友情信任反成投资陷阱

          案例21:资产收购中隐藏的猫腻

          案例22:挤水分

          案例23:不如退回到好朋友的位置

          案例24:早散伙早好,不要弄得打架收场。

6、融资

          案例25:迷信关系、迷信能人,费时费力误事

          案例26:相信中介,授人以柄,破财消灾

          案例27:病急乱投医,不如挖掘自身潜力
          
案例28:过度包装,骗东骗西,害人害己

          案例29:万科的自行车增长模式

7、税务
(一)税务黑洞的形成原因

            案例30:内外帐的黑洞   一查一个准!

                a、三堆合同的故事

                b、办公桌上放收款单据的故事

                c、一肩挑的故事

(二)未报税收入还有那些地方经不起检查

(三)纳税主体要清晰

            案例31:销售后公司统一开票收款行不行

(四)不要自摆乌龙

            案例32:出口退税款为什么退不回

(五)代理记账:想说爱你不容易

            案例33:老板中了六合彩

8、岗位(重要、敏感)

      1)出纳岗位的问题

            案例34:仓管岗位问题

       2)贯彻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案例35 采购岗位问题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