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就是一种境界——也评孔儒之道


(因为不知何故,看到大段文字就头疼,因此仅借卫战胜先生的《孔儒与专制并无因果关系? 》这篇文章的标题加以发挥)

   如果说孔儒之道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反正我是一点都没有为过的感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从古人流传至今的一些文字中,我尝试着高度概括一下所谓的“孔儒之道”吧!

  虽然大了些,但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首先就是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嘛!是人皆会犯错,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家既然已经知道错了,那为何不给人家一次改正的机会呢?如果你已经提前预感到他会犯错,那为何不早一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呢?这也可以算作是孔儒之道的地基吧!这一条是基础中的基础。

  其次就是纵横——因为大千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走个极端吧,至少我现在找不出任何一件永恒不变的东西来,前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因为友谊,爱情等到了一定的高度确实是永恒不变的,自然必须被排除在外了,而且这些东西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因此无论身处何种险境,都要善于以不变应万变,善于处变不惊。所以也才会有所谓的“心外无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其实可以算作是孔儒之道的胆识和勇气吧!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其实也还是一种包容。因为“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因为“胜(成)败乃兵家常事”。

  大概所有的一切都逃不过“包容”与“纵横”二字了吧!

  就到这里。

  外加一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假,但有光有好老师是远远不够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不假,但成功他爸又是谁呢?——信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