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赋 识汉字
汉字之美,美不可言;象形造字,形声相随。直观形象,音义兼具。兹举几例,愿君揣摩:
其山险峻,峥嵘崔巍;其水激荡,汹涌澎湃;其草芬芳,蘅兰芷若;众香馥郁,馣馤馝馞。其鸟则鸿鹄鷫鸨,其兽则貔豹豺狼……。更兼美女,妩媚婀娜……
读者可以看出这些语句的共有特点:说山,相关汉字都有山字旁或山字头;说水,左边都有三点水。描绘花鸟草虫,在其用字的构造中已有所体现。这些语句,先由象形法所造的一个常用字开始,后面紧随着由该字为偏旁构成的意义密切相关的字体,这些字排列整齐美观,或带相同的帽子,或穿相同的裤子,或带相同的胸徽,或拖相同的饰尾,如接受检阅的不同单位的队列般齐整。而且,从字的构成中你可把它的读音和意义猜出八九分。此种绝妙的构造,不知在西方的拼音文字中能否找到?像法语、西班牙语、俄语等语言,其用词往往具有多个“格”的限制,例如当其一句话中形容词及其所修饰的名词等都用同一个格,使语句中出现连续几个词的词尾一样的情况,显得押韵,具有语音和语法上的妙处,但像汉语这样的语音和语义相结合、排列齐整的妙处却难以找到。以西方语言的构词法中的“前后缀”看来,汉字“汹涌澎湃”算是具有相同前缀的词汇,而“鸿鹄鷫鸨”算是有相同后缀的词汇了。
如此奇妙的汉字,便产生了如下绝妙的对联。张谊的《宦游纪闻》中载一幅古对:
琴瑟瑟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但是汉字简化、或被通假后,上述的妙处就体察不出来了。例如,有的著作和网络媒体中出现的汉赋中的语句“交精旋目,烦骛庸渠”,没读过的人不知何意,但是把这些字还原为“鵁鶄鹮目,烦鹜鷛鸜,”你就知道文中所说的是一些鸟类。同样,如果把上述对联中的“琴瑟瑟琶、魑魅魍魉”简化为“今必必巴,离未罔两”,读者就不知所云了。
最近浏览网络媒体上的一些古代文献,发现有些字句各家用字不一,或留下方框空白。用字不一,有些是输入错误,有些是通假字,有些字体繁杂,计算机无法输入。于是想到古文中的许多通假字产生的心理,或是作者忘了要写的字而用别字,或是嫌要写的字繁杂而用同音字代替,或是印刷技术(活字印刷中找不到繁杂字的活字,正像个别汉字在电脑中无法输入一样,参见博文 如何捉住这条“漏网”之鱼?)。
上述想法皆来自读汉赋的感受。本文开头的几个例句也是受汉赋的启发,特别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读这两篇汉赋,感到作者在文中铺陈的不仅是自然界的景象,更是汉字构造、汉字表达自然万物所独有的特点。这两篇赋中描写了各样山水草木鸟兽,但在用词方面也看到汉字的“象形在前,形声相随”的特点。以下把两赋中符合汉字这一特点的语句摘录如下(部分语句有所改编):
其山险峻,崇山巃嵸,崔巍嵯峨,峥嵘嵂崒,崭岩嵾嵳。九嵕嶻嶭,南山峨峨,摧崣崛崎……
其水激荡,汹涌澎湃;荡荡乎江河分流,……行乎洲淤之浦,……过乎泱漭之野。滭沸宓汩,……转腾潎洌,滂濞沆溉;……,逾波趋浥,涖涖下濑……;滞沛注壑,瀺灂霣坠;沈沈隐隐,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驰波跳沫,汩濦漂疾,……然后灝溔潢漾,安翔徐回。翯乎滈滈,东注大湖,衍溢陂池,
其草则蘅兰芷若,芎藭菖蒲,江蓠蘼芜;其高燥处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处则生藏莨蒹葭,菁藻菱藕……茈薑蘘荷,葴橙若荪,蒋芧青薠,……吐芳扬烈,郁郁菲菲,众香发越,馣馤馝馞。
其木则枇杷橪柿,梬枣杨梅,樱桃橙楱,荔枝棕榈,樝梨梬栗,桂椒木兰,橘柚芬芳;沙棠栎槠,华枫枰栌……落英缤纷,……
其玉则赤玉玫瑰,琳珉琨珸,珍珠玛瑙……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琬琰玓瓅,……
其石则碝石碔砆……礧石相击,硠硠磕磕……砰磅訇礚.……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
其鱼则鰅鰫鰬魠,[鱼亘][鱼瞢]鮋鰕,鱼鳖魼鳎,揵鳍掉尾,振鳞奋翼,潜处乎深岩。
其鸟则鸿鹄鷫鸨,鴐鹅鸀玉,鵁鶄鹮目,烦鹜鷛鸜,鷻鴜鵁鸬,鹓鶵孔鸾,群浮乎其上。汎淫泛滥,随风澹淡。于是射鵕鸃,……弋白鵠,連鴐鵞,促鵕鸃,捷鵷鶵,……
其兽则貔豹豺狼,貙犴獌狿,麒麟麈麋,騊駼骆驼,駃騠驴骡,駏驉驒騱,……,
……玄猿猕猴,玃猱獑猢,翩跹腾跃,长啸哀鸣,……
更有女色于后,妩媚娇娆,娉婷婀娜,妙姿婉娴,嬛嬛嫚嫚,婆娑媥姺,……
如此景象,其心若何?或愉悦神怡,或惊惮慑伏,或魂魄荡漾,恍恍惚惚……
(潘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