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节日文化需要创新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是吃,那是因为经济贫困,见面问候也都是“吃了吗”。所以春节杀猪,十五吃元宵,二月二最后把猪头、猪尾巴吃掉了,清明节吃春饼,端午节纪念个屈原,还得吃粽子。中华民族的节日需要创新,要有新的过节方式,由吃而转化为一种公众的文化活动,看西方的感恩、圣诞、复活、父亲、母亲、情人等节日,不管意识形态主流是什么,都带着一种自娱自教的形式,而不是靠别人教化,是自己娱乐自己,自己教化自己,全民参与。中国人缺少参与,唯一的参与就是老娘们扭着大屁股在那儿扭秧歌。节日的不同过法,也是一个民族素质的标志。

  我们国家可以推出一个断奶节,断奶节对于孩子、个人成长、企业成长都非常重要,包括国企,就应该给国企断奶,推向市场。公民社会一个责任就是每个人都为政府,为这个社会做贡献,政府必须无条件作为一种工具为老百姓服务,但老百姓应该自觉地为社会减轻负担,承担起自己那份责任。自己不要老以弱势群体自居,老到政府那伸手要东西,都伸手向政府要,政府的东西又是哪来的?公民都要自立,跌倒了自己爬起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强大了,这种文化应该成为人们的一种潜意识,最后成为一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