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盛世时期,政府实行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的政治路线,也就是现在说的“不折腾”。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一日,文帝早朝,询问右丞相周勃,大汉天下每年审理和判决多少诉讼案件啊?周勃曰,臣不知。文帝又问:天下一年钱粮的收入和支出为多少?周勃曰:臣亦不知。文帝看到他回答不上来,就去问左丞相陈平同样的问题。陈平曰,由主管的官员管理。文帝问:主管的官员又是谁呢?陈平道,圣上询问案件,就去询问廷尉;若问钱粮就去询问治粟内史。于是文帝很生气说道,若各个部门都有主管的人,我还要你管什么事?陈平说:陛下,我做为大汉政权的臣子感到不安的是,您不知道我们都才疏学浅,却让我们占据宰相的职位。宰相的职责就是对上辅佐天子您,对下抚育万物,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亲民,并使百官各司其职。文帝听后,大喜,对陈平尤佳赞赏。朝会结束后,周勃和陈平在回去的路上说,你为什么不平时教我对答呢?陈平对周勃说,您身居右丞相,不知丞相的职责吗?如果今日陛下问,长安城里有多少盗贼,您怎么回答?这时周勃才意识到自己的智慧不如陈平。不久,周丞相称病,请求免除职务,文帝应允,于是陈平独自担纲全权丞相。在其位,谋其政。当宰相的职责是要指导百官各司其职,抓大事,抓全面,抓总体,而不是越俎代庖,各行各业具体工作必须由各行各业的官员去做。借古喻今,当前我国产业正值转型之际,政府对新兴战略产业的细分行业在市场需求朝暮变换的激烈竞争局面下,并非都能科学决策,政府要做的大事,就是为创新企业、民间资本营造良好的创业投资环境,给百姓更多的自主权,而不是过多地干扰百姓生活,让百姓在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其二,国君不要干扰臣子的工作,要让臣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君主即是掌握了治国之道,也必须借助贤能的力量。选贤任能是推行清静无为政治的基础。因为,政府包办一切既不可能也不需要。如果我们的社会管理者能够懂得黄老无为而治的道理,能够遵循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强为、不妄为、不过度为,这些惨痛的损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美国管理学家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中说:“管理人员必须完全摆脱幻想,完全控制———事事都要插手,既不可能又不需要。”政府包办一切是不现实的,其结果只能是事事管却事事都管不好。当然,我们提倡无为,并不是不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而是要把该企业办的事情交给企业办,该社会办的事情交给社会办,该事业办的事情交给事业办,政府只保留最有效、最必要的功能。我们只有真正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才能使社会依靠本身具有的创造能力和调谐功能而自发地达到最佳状态。
无为而治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