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新之:大寒到大热的房地产情绪化传导到“年会”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陆新之 2010-02-12 

 

    整个元月和2月的上旬,北京的房地产业中人都很忙碌。忙碌的内容之一,就是年会。

各类大陆的财经媒体,都扎堆在12月底搞峰会和论坛。这个主要是面对VIP和外人的。热闹是热闹,但还比较克制,比较官式。而年会,尤其是今年房地产行业的年会,就“疯狂”很多,可谓拳拳到肉,分外投入。

台湾商家,看重尾牙。港澳的生意人,看重公司上下的团年饭。北京的房地产行业的年会,往往是公司上下的盛事,提前十天半月就开始公司总动员筹备排练,气氛跟迎两会差不多。

房地产行业的年会,最大的特点是“扮野”演出。上到董事长总经理,下到门童前台,公司同仁争先恐后,粉墨登场,看上去是娱乐别人,实际上更像是娱乐自己。这样的年会演出,一晚上,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能有十个八个节目,动辄演出时间三四个小时,真个是欲罢不能。而除了传统的唱歌跳舞之外,更多的是小品。租戏服、用道具都是小事,有些公司来劲的,还把在酒店某个大厅的年会现场,搞成一个特殊的阿凡达纳美星球森林。前几年,“千手观音”舞蹈扮相经常出现,今年,则多了一批穿裙子的“小沈阳”。我还见到一家公司的小品围绕着“重庆打黑”题材,对白大胆出位,真正紧贴实事。最有趣的是,无论是房地产开发商,还是房地产服务行业,小品演出的话题,一大半围绕着房价,核心大都是感慨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和其他行业外普罗大众的感受是一样的。

房地产行业的年会,还有一个特点是外部客户请得特别多。例如开发商的年会,除了公司自己内部的销售人员、行政财务和物业管理等团队,外面的集团大客户上到老总下到财务总监都得邀请,这是VIP之中的大头;其次是工商、税务、国土、规划和城管等一干政府部门的关系人物;还得有中央到地方再到专业的各色媒体的总编主编经营主管;再次则是设计师事务所、景观规划、代理顾问公司和策划公司等等一众乙方。在南方,或是在海外,经常会有聘请外援压阵的表演,例如实力歌手小女明星什么的,而在北京,则大多数房地产商年会是由内部人员包圆。说实话,唱歌跳舞,还能搞个差不多,但是小品的话,如果没有专业编剧和专业演员,要演到让这些和内部员工不太熟悉的外人看进去,谈何容易。所以,有时候我看到一众VIP,坚持看完员工们几小时的激情演绎,也真是很给面子了。

当然,年会还有一个高潮,就是抽奖!2009年,房地产公司大都是在七八月份就完成全年任务,销售额和回款额,多家都逼近和创出了历史新高。所以这个冬天的年会,奖品甚是丰富,安慰奖就是数码产品MP3,再上去是笔记本电脑和家庭影院什么的,头等奖就成了轿车的三年使用权,或者是加拿大枫叶金币。至于年会的大奖,往往是落在VIP身上。在主持人的一阵紧张的惊呼之后,经常是宣布什么总,什么长,与会者一种掌声和嘘声之后,也就没有人去关注抽奖过程是否公平公开公正了。

当然,推到一年之前,2009年元月的房地产公司年会,则气氛大不一样。因为当时正值近年来罕见的房市低迷期间,2008年的销售目标大部分公司都完成不了,2009年行情会怎么样,没几个人敢很乐观,所以,不少公司都对年会低调处理。其中一家小广告公司,年营业额也就是一千多万元,摇滚歌手出身的老板却一拍大腿,大呼曰,难道穷人家就不过年吗,再难,也得把年会搞喜庆了,于是咬牙下狠心扔了十万元的预算,敲锣打鼓请来一批开发商,共贺新禧。结果也奇怪,这家公司今年连接大单,而且项目都是接手就好卖,2009年业绩翻番。

    说回今年的年会,虽然热闹,虽然抽奖,虽然不乏重赏员工,但是烈火烹油花团锦簇之余,与会的房地产业同行,私下交头接耳的时候,对于2010年的市道,又都觉得不好说,不可说。本来,他们都相信房地产市场是有刚性需求的,供求关系决定北京房价还得持续上涨,但是,对于这两个月以来的政策调控威力他们也深感忌惮。由中央到地方,由“地王”被没收欠款到物业税阴影,不由各人不重视。

于是,各个年会下来,台上台下都有讨论之后,笔者了解到的主流的意见是,房地产市场去年升幅较大,脱离市场购买力,近期不可能再节节上涨,上半年市场会有一个成交量缩减的调整过程,大家要学会过没有那么好的日子。不过,偶尔也有最乐观的,如任志强高呼,政府从来没有说要打压房价,房价现在涨得太少了。也有比较悲观的,觉得这个生意如履薄冰岌岌可危,要抓紧把手上存货出掉,过一年半载等土地价格回落了再作打算。说来说去,就是谁都觉得房地产生意还能做很多年,相约下一场年会再见,希望业绩还能好到让老总们继续欢欣鼓舞上台忘情投入表演一把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