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游记--阳朔、桂林


    桂林是春节之行里未曾计划过的,也许应该感谢北海有些阴冷的天气,让我们一家尽快抽身赶到了“山水甲天下”的地方。
    从北海到桂林坐的是98座的小飞机,每排4个座位,虽说身体小,感觉倒很舒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下面的风景已经是大不一样,满眼是一座连一座的小山峰,山峰之间水面相间,真如画一般。所以,虽然还未降落,对这计划外的旅行已经感觉有丝丝窃喜了!
    未进桂林市区,我们被安排直奔阳朔。因为错过了一个出口,有机会在桂林的绕城高速上转了大半圈,把桂林的山水更多地收进眼底。    
    不知是天气在转好,还是因为接待的朋友更加热情,那种透骨的寒冷在阳朔和煦的春风中不见了。我们被直接请进了漓江边上的“咖啡馆”吃中饭。招牌上写的“咖啡馆”,吃的东西却是地到的本地菜--啤酒鱼,还有火锅。一味用柚子皮夹肉馅做的菜着实让我胃口大开。与北海的海鲜大餐相比,我更喜欢这里微微有些酸辣味道的桂林菜。其实,至今还在想念的是后来两个早餐吃的桂林米粉,那种不加汤而只拌入特制的卤汁,加入几片腊肉的独特味道,让我百吃不厌,可惜只有在当地才能享受了!特别提醒朋友们,真正的桂林米粉一定是要不加汤干吃才好吃,加了汤就不正宗了!
    因为能在阳朔停留的时间全部算上也不超过24小时,所以我们吃过饭就马不停蹄的直奔银子岩。这是离阳朔城尚有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溶洞。阳朔、桂林周边有许多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溶岩洞,据说银子岩是开发不久保存尚好没有太多雕着的一个。虽然时间已经指向了下午四点,洞外的队伍仍然很长,我们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被导游带着进去。
    与我曾去过的北京石花洞相比,银子岩的浏览更加轻松、愉快,从入口盘旋而上,从另一面的出口出去,全程1个小时就够了。洞内景致除用奇诡瑰丽形容之外,更多一些轻松愉快,生命之根、母性之爱、夫妻柱等等,除了满足猎奇之心,亦多几分诙谐之趣。
     为了能赶去看年后首场的张导巨制“印象刘三姐”,下了银子岩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别的景点了。其实阳朔是一个适合停下来慢慢享受的地方,随处是景、满眼如画,如我们这般走马观花实在是不得己的下下之选。
    借着“谋导”的威名,虽然晚上的气温只有3度,“印象刘三姐”还是三场皆满。跟银子岩一样,这种特别的以真山为背景、把碧水当舞台的辉宏场景是既不能说,也拍不出来,只能亲眼看了才会各有感触。最震撼的还是那600名演员的敬业精神,在近冰点的冷水中穿梭往来,虽说不谙世的小女儿对这场宏大演出评价不过是“就那么几个人走过来走过去嘛,没什么意思!”,我还是不得不佩服他们在寒风中那一板一眼不折不扣的勇气。据说演员都是周围的村民。片尾播放着排练的花絮,想像着在这方圆达数平方公里的场地上调动着庞大的演员队伍,当真有运筹帷幄、号令千军的豪气!
    还是遗憾在阳朔停留的时间太短了,著名的西街也没能去逛!再有机会,要直奔那里,也租上一部单车把自己迷失在连绵的山水画里!
    返回桂林的途中去了“世外桃源”,虽说这是一处人工打造的景区,但山、水还是自然的,无非是加了一些人工的建筑和故事性的表演,又恰逢油菜花初开,遍野的金黄衬着青山绿水,依然美不胜收,如梦如幻。
   
   
    桂林是一个让我颇为意外,也颇为留恋的小城。也许是因为停留的时间太短,就越发觉得它的好。
    跟朋友聊天,他说风景好的地方一般也意味着经济的不发达。但桂林的城市建制却让我隐隐感觉仿似到了苏州,实际的经济情况虽然跟苏州可能没办法相比,但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历史文化,这个西南小城都要比苏州更有感觉。
    不似北海到处都是冷风,桂林大多的店铺里都有暖气,据当地人讲,这里一年四季气候分明,冷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大多数空调也会是冷暖的而非单冷。所以,在桂林的日子,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舒服!
    原以为甲天下的桂林城区不会有太多的风景,没想到其实桂林的城区就在这些著名的景点之中,市属五个区有四个以这里的几座孤峰命名,比如象山区、七星区。我们住的酒店就在象山的对面,坐守着榕湖和杉湖。桂林一个著名的旅游项目就是“两江四湖游”,整个桂林城区被漓江、桃花江环抱,中间由几座山分隔,断续汇聚成玉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两江四湖”全程一个半小时,坐在船上,从另一个角度欣赏这座小城又是另一番情趣。
  
    在永昌桥下船步行回酒店只十分钟的路程,一路沿江漫步,感觉这里真是一个难得的养老的好地方--风景秀美、空气新鲜、四季分明、生活方便,消费也不高。桂林有飞机场,到北京不过2个半小时,规划中的高铁,从广州经桂林到贵阳,全程不过4个小时。
    想像着有一天也可以轻松“归隐”,如能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朝看青山,暮浴碧水,吃着可口的米粉,享受着自然的美景,又不用牺牲城市现代文明的便利生活,这难道不是人间天堂吗!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