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变化


    车行德州车程过半,我从沉沉的睡意中醒来。车窗外大片大片的麦田已经穿上了绿油油的春装。北方与南方的不同就是看不到那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

几番的来往,我已经决定不再坐飞机从北京去青岛了。虽然目前动车的全程时间还是需要近6个小时,飞机空中的飞行时间只有80分钟,但是算上去机场的路程和候机时间,再加上永远不确定的空中管制排队起飞的时间,火车已经变得相当有竞争力。估计再过几年,高铁开通,飞机与火车的较量就会进入正面对决了。

由此,火车的乘客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还没有一家能覆盖全部动车组的有效媒体,不过不久的将来,可以预见,这里一定会有新生媒体的一场大战。

媒体,顾名思义,它的重要作用就是传播的介质,我们需要通过它把我们想传达的信息传达到我们的目标群体上。

其实每一种商品都因其各自不同的特性而有其各自适合的媒体,而媒体本身也由于经济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不断翻新,潮起潮落,各领风骚。

在房地产营销领域整整12年的经历,我深深体会着时代变迁促使我们在营销手段上不断的创新,而这些创新大多也促生了一些领军媒体的出现。

上世纪90年代,报纸是我们推广的首选媒体(户外媒体由于房地产的地域特性而一直是房地产的首选媒体,这里暂且只讨论除此之外的大众媒体)。原因很简单,那时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报纸、电视和广播。

电视媒体受众面广泛,是普通大众消费品的首选媒体,但至今它仍然不适用于一般房地产项目的推广。简单的一个原因就是受众特征与房地产的特性不相符,其投入产出的传播效率对于区域性极强、目标群体明确的房地产项目来说并不适用。

广播目前已经成为房地产项目的主选媒体之一,原因也很简单,中国人已经从骑自行车的时代跨入了开私家车的时代,汽车的普及让几乎已经失去了生命力的广播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随着网络的普及,特别是经过了早期铺就品牌路的阵痛之后,门户网站在2002年以后逐步开始取代平面媒体的地位。人们了解信息的习惯从买一份报纸翻上半天改成了把目光盯在电脑上,网络已经成了目前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网络的时候,我们甚至不知道怎样开始工作了。这时候,网站,特别是那些大型的门户网站就演变成重要的媒体。目前,在项目推广上,在网络上的投入已经超过了平面媒体。

在网络之后,出现的另一种新传播方式就是颇受垢病的手机短信了。手机,从最早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的必备品,而手机短信群发信息到达率之高、单位费用之低显然优于网络。这就是目前为什么它会成为无论项目规模、档次一概不会放弃的推广手段。

而今移动通信已经开始进入3G时代,媒体的创新必然会随着技术手段的提升出现新的变化,也需要我们在营销推广过程中不断去发现新的传播方式。

相比较这些大众传媒,房地产展会却是伴随着房地产市场化的发展而生发、延续。由于房地产强大的地域和个性特征,集中大多数项目的房展会无疑是早期人们了解市场、比较优劣的重要途径。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成熟,房展会的传播效力显然在不断减弱。特别是参观人群的变化,使得目前北京房展会成了一场少数本地项目加上大量外地项目和媒体参与的大杂烩。除了一些首次购房人和地缘性人群,已经少有真正的消费者会特意去赶这样的大集。显然,房展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风光之后,也在面临着寻求突破的困境。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不断变迁,在流光溢彩的社会生活里,如何组合最有效的传播手段从而达到我们最佳的传播效果,这是我辈营销策划人需要永远思考的课题。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