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世界里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收益递减是一个普遍规律,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它都起作用。它的表述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投入的增加并不能使我们得到的产出成比例增加,而呈递减规律。譬如在一块土地上增加化肥的投入,所增产的粮食呈递减趋势。到最后,终会达到这一点,由于施肥太多,化肥非但不能增产反而造成减产。如果收益不递减,我们可以放弃其他的耕地,专耕一块土地,仅靠不断增加化肥就可满足全世界人口所需的粮食。这显然是荒谬的。上面说的是在生产领域,在消费领域也这样。肚子饿了吃一口馒头得到很高的享受。可是吃得多了,这种享受的感觉将减退。这也是产出不可能始终与增加的投入成正比例的规律起作用。设想如果收益不是递减而是递增,这将出现什么现象?吸毒就接近于收益递增,因为毒吸得越多越上瘾。换言之,与其他消费相比较,益发觉得毒品给人的享受超过了其他的各种享受。所以吸毒的人会卖掉家产,抛妻弃子,宁可食不充饥,衣不蔽体,毒却不可不吸。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接受了吸毒,一切的人都将忙于种毒品,收毒品,运输毒品,加工毒品,分配毒品,不会有任何人去从事任何其他的活动。这将是一个疯狂的世界。所以说,幸亏我们生活在一个边际收益递减的世界里。
说到这里,我们忽然懂得了何以经济发展要有适当比例。从理论上分析,说到底,是收益递减律在起作用。相反,如果收益不递减,而是永远成比例,甚至还递增,我们就会面临一个疯狂的世界,全世界的人醉心于单一的消费,而且这种消费由一种极端畸型的方式在生产,辟如全世界只种一块地。然而收益递减律无法用任何逻辑的方法加以证明,所以它只能当作经济学中的一条公理被接受。所谓公理,就是一种假定,从来没有被任何事实所否定,虽然它不能用逻辑方法来证明,却能广泛地被接受。
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中似乎坚持了经济发展要有比例的理论,然而又否定了收益递减规律。从表面上看,这种立场并无什么矛盾,但从深层次分析,这种立场是荒唐的。(编辑:陆思同)
本文写于1994年8月25日,并收录于《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