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数据显示,当前大陆与香港的互动格局正进入有序发展期。
30年前,大陆需要香港对接世界,以实现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蓝图。香港也以具有优势的金融、资本、人才、管理制度、物流成本等等,带动中国珠三角对外开放区域获得发展。香港制造业成功转移到大陆。香港产业开始向旅游、文化、娱乐、购物、物流、金融等高端转移。但是,由于户籍管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香港在经历97年的金融危机和楼市泡沫破灭后,在产业转移上,尤其是旅游会展业上一直不成功。
在30年后的新世纪,香港需要重新放在大珠三角的区域范围内进行产业互动。大陆的世界影响力和资源积累逐渐增大。香港应该考虑脱离过度依赖美元区经济,绑定人民币经济,在金融体系上进行改革。牢牢锁定央行货币动向,而非美联储,承接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级业务。从而继续巩固其金融业优势。在竞合的时代,需要与大陆一起寻找新的经济平衡。
在台海实现直航三通之后,原来两岸居民借道香港互动旅游的历史已经终结,这对香港的旅游中介地位造成巨大影响。香港要发挥自由港的优势,进一步优化其物流和通关能力,与上海、深圳等展开合作,构造以人民币参照的金融体系,从而融入到大陆经济圈来。惟其如此,香港的金融、贸易、休闲娱乐等三产优势才可以继续巩固和发挥。
人民币在香港的直接购物,这已经显示出香港在货币体系上的重大转变。而这一转变,是香港回归人民币经济区的启动点。随着这一货币政策的在港深化、发展,香港的旅游会展和购物消费还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香港在完成了大陆的世界之窗的历史使命后,在与大陆的经济收入极差日益缩小的时候,需要调整战略思维,将人民币经营业务放在金融改革和港人消费的首要位置。一旦完成这一重大历史课题,大陆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能力,将为香港的未来辉煌添砖加瓦。大陆依托香港得格局已经逆转,香港依托大陆的格局已经到来。
内地人到港的旅游会展购物消费旺盛,也说明中国经济区(包括香港)率先世界复苏的步伐正在有序传导到大陆之外区域。中国经济增长对香港的直接贡献,乃至对世界的间接贡献都是巨大的。
大陆,香港,台湾共铸华夏文明的繁荣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