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思考


对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思考
(背景资料)        
 
         1月19日,时任南京市代市长、现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说,“谈到富民问题,其实我很清楚,60%的百姓口袋里达不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数,是‘被拉高’的。”这句话立即引发了各界人士对于百姓收入“被拉高”的热议。事实上,长期以来的人均收入的某些统计数字,不仅难以分辨行业间的工资差别,同时也难以分辨同行业不同级别员工间的工资差别。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到3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为5到10倍。

           改革开放以来,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然而,就是在这种提高的过程中,国人内部的收入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

          几乎每天的央视(省)新闻联播都能看到,工人增加了收入,农民拿到了养老金,退休职工增加了待遇,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了多少,这些皆大欢喜的新闻实在令人高兴。一次也没看到行政事业单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干部职工加了多少,处级、科级分别加了多少。可最后一比较,哪些工人、农民、退休职工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人家的公开收入是你的好多倍呢。而且这个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呢。

            不是要建立和谐社会吗?不是要缩小贫富差距吗?不是要为最广大人民(工农)群众谋福祉吗?

             缩小国人的收入差别看来是最简单、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

      新闻来源:

 
新华视点:多一点“调工资”少一点“被拉高”
2010年02月04日 08:30:22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 】 【留言】 【打印】 【关闭】 
 
 
 
 

 

(资料图片)

    2月1日起,江苏省各类地区均以超过12%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成为我国受金融危机冲击作出政策调整之后,第一个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的省份。与此同时,北京等地也已表示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这些做法向社会各界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国民财富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因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增加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工资收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1月19日,时任南京市代市长、现南京市市长季建业说,“谈到富民问题,其实我很清楚,60%的百姓口袋里达不到每年公布的收入平均数,是‘被拉高’的。”这句话立即引发了各界人士对于百姓收入“被拉高”的热议。事实上,长期以来的人均收入的某些统计数字,不仅难以分辨行业间的工资差别,同时也难以分辨同行业不同级别员工间的工资差别。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目前电力、电信、金融、保险、烟草等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是其他行业职工的2到3倍,加上工资外收入和职工福利待遇上的差异,实际收入差距为5到10倍。

    在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之下,中国经济克服重重困难,总体回升向好,但是政府与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善,因而很有必要作出调整。

    我国城乡居民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已制约了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低收入的职工来说,面对收入分配的制度屏障,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来改变生活状况。这种收入分配的方式,还影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路径。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仅是制约我国消费增长的瓶颈,也不利于我国转变以内需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方式。

    值得肯定的是,一些省市开始解决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如借助地方财力的增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具有良好示范效应的一个重要举措。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仅仅是实现社会均衡发展、调整收入分配的举措之一,实现这一举措,还需要打出更多的政策“组合拳”,才能最终达到改善民生的目的。(陈刚 刘巍巍 张淼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