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马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20元


   尽管遭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春季持续低温、严重干旱,侯马市2009年农民收入仍实现稳步增长,农民生活质量有了大幅提高,该市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20元,比2008年增加370元,增长5.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侯马市辖5个农村乡(办),78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其中农业人口10.5万,是山西省唯一一个城乡人口倒挂的县级市。2009年,侯马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为农民创造增收创业的空间,确保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稳步提升。

在促进农民增收中,侯马市因地制宜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实施“6531”农业调产规划和养殖业“百千万”工程,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基地。目前,该市已形成上院、张少、香邑、常青、南上官等村的无公害蔬菜、芦笋、玉米良种、香菇培育等精品农业规模种植基地;形成西赵、祁、张王等村的奶牛、梅花鹿、肉兔等养殖园区;形成青青食品加工、全良肉食加工、长青果蔬冷藏、阿依莎清真食品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运行良好。全市建立特色种植基地8个,规模养殖园区3个,农副产品流通市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6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个,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达到16个,省、市名优产品达到28个,商标注册率达100%

在支农惠农工作中,侯马市积极落实兑现农民粮食直补及农资、良种、农机具购置、能繁母猪、家电下乡、农村计生奖励等36项补贴,补贴金额达9146万元。同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2.6万亩,沿通道、村庄、荒山及汾河林带造林1.2万亩,开发整理土地9607亩,新增耕地844亩,全市66个村、85%的农民享受到了生活用水远程计量服务。

此外,侯马市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储运、建筑、商贸、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鼓励农民从土地上走出去,从事轻加工、商贸、饮食、运输等非农产业,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去年实施的“阳光工程”中,培训农民6万人次,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面临的技术层次低、资金匮乏、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为农民就业增收搭建广阔平台。该80%以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投身商贸物流、餐饮服务、轻型加工、城市绿化、工程建筑等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成为增收的又一重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