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的法律规定 一、什么是反洗钱 根据我国反洗钱法的定义,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二、反洗钱法律法规 国际: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 联合国《与犯罪收益有关的洗钱、没收和国际合作示范法》 联合国《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四十条建议》 反洗钱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反恐融资九条特别建议》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防止犯罪分子利用银行系统洗钱的声明》 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相关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三、各法律规定的作用 我国 中国目前发布的反洗钱方面的法律和部门规章主要有《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人民银行法》、《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大额和可以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为中国反洗钱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 《刑法》第191条明确规定了洗钱罪,将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所进行的洗钱行为规定为犯罪,并规定了明确的刑罚,为打击洗钱罪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武器;在金融立法方面,2003年12月份修订了《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协调国家反洗钱工作,指导、部署金融业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的资金检测。 在部门规章方面,上述“一个规定、两个办法”的发布对防范和打击洗钱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的出台既能起到对洗钱分子的威慑作用,又能从实质上打击洗钱活动。《刑法》仅有一个条文对洗钱罪做出了规定,对基础犯罪界定还是过于宽泛。《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等法规和规章在某些方面实质上对遏制洗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既没有冠以反洗钱的名义,也不够系统和完整,所以“一个规定,两个办法”对反洗钱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反洗钱法的出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