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温总理。
响应国家号召,造福人类,LED照明产业完全符合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自2005年以来,已经有企业将LED应用到室内照明领域,并且在“十城万盏”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起LED路灯系列产品、隧道灯系列产品纷纷脱贫致富,千万甚至上亿的订单似乎就在下一秒,而试用路段也是不断推出。LED照胆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宠儿。它给予了人们太多的遐想空间,比传统灯具节能50%以上,还在不断提高当中,数倍于传统灯具的寿命,可控的色温、较高的显色性等等。
宠儿受宠虽然无可厚非,谁还没有个人喜爱,但理性的思考还是很有比较的,目前还是存在若干有待解决的问题值得去探讨。
首先,技术层面还需不断提高,从05年-08年的色温的控制、电源驱动器的匹配到08-09年光衰的检测与试验,再到09-10年的发光面由点到面的转变,将来的几年,应该是整合,是新的标准体系下的技术整合。
其次,LED本身光效还有待提高,相对于高压钠灯的150LM/W,70-80LM/W的光效并不能成为取代的绝对优势。
第三,LED照明应用产品单位成本下降的空间很大,正如新闻中提及Mikia LED的价格和国外跨国公司即将推出的半倍价格形成对比,但还需要不断努力,才能真正的进入照明行业的大市场民用照明。
以上问题虽然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存在,但我们没有理由失去信心,取代如果是一种必然,那只是时间问题,而现今的科技进步的速度和经济发展的速度远非几百年前可比,那“20世纪初,白炽灯代替蜡烛用了30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用了30年。”与目前LED照明的推广时间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LED照明,作为节能环保的急先峰,作为低碳排放的代表行业,必将在全世界的关注下走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