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官卖官的事情中国历史上早就有过,面尤以汉代最为盛行,而且是皇帝亲自开卖,明码标价,收入归国库,所以在整个两汉时期,卖官鬻爵都是国家财政的一项正常收入。东汉时期,买官卖官更出现新的“气象”,不仅有钱的可以买,没有钱的也可以买,具体做法就是先赊账,等到上任之后再慢慢的交,当然,那价格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要贵一些的;此外,没有官职的买,有官职的也有买的。
东汉灵帝之时就有这么一位名叫崔烈的,这人本是名门之后,当时已经是身居九卿之位,也属于高干之列了。认知这位不嫌不够,就花了500万钱买了一个司徒之位。
崔烈原在九卿之位,买了官之后成了三公,自然是上了一层楼,精神也为之一振。在正式任命的那一天,当然是精神头儿也就很足了,百官也很敬仰。这下皇帝可看出门道来了,看来这老头是赚了一大把了,要不他怎么会这么的高兴呢?于是,汉灵帝悄悄的对身边的太监说:“这官卖得便宜了,当时真应该要他1000万才好呢。”
然而,等到老崔回到家后,他儿子很不以为然的说:“别看你级别上升了,名声反而却不如原来了。”
老崔就赶紧问小崔,这究竟是为什么啊?
小崔毫不客气的对老崔说:“大家都说你这官有铜臭味。”
老崔一听,又恼又怒,顺手抄起一根棍子就追着小崔打,边打还边说:“老子教训儿子,儿子逃跑,有违孝道。”
名声都降了还要论孝道,实在有点可笑。而据历史记载,这位崔烈,在做地方官郡守时,干得还真不错,这才提拔到中央的。然而,在花了500万之后,却没有锦上添花,反倒买来了个道德收益下降,实在有点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