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王再出 恐催生更严厉调控政策
今年的“两会”刚刚闭幕,尽管与会代表对楼市调控的呼声震动朝野;尽管提交大会的楼市议案占据了半壁江山;尽管政府首次明确了“控制地价过快上涨”的基调并表明了进一步加强楼市调控的力度和决心,但两会后的楼市还是在极短时间内接连上演了地王频出的“楼市奇观”,这不能不叫业内大跌眼镜。而地王的急于“投胎再生”是否意味着今年的楼市依旧会歌舞升平?开发企业依旧可日进斗金?笔者认为,在今年两会更注重“民生为本,公平正义为纲”的施政理念下,地王的再次频出并非是楼市的一大利好,而恐催生更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从而使“地王”成为楼市走向衰落的“催命符”。
近日,京津两地再次诞生了几家地王,一处在“天子脚下”,一处在环渤海经济的核心区,其中,天津一家企业拿下的南开区兴业里地块,仅楼面地价每平方米即高达10400元,业内也风传,该项目最终楼盘销售价将保持或突破每平米30000元,可以预见,在该地王的强力感召下,今年天津的房价可能出现新的特征:
一是地王周边的房价将水涨船高,从而使区域内的房价再次呈现非理性上涨;二是受此价格标杆激励,天津各大地产板块,特别是中心区板块,将形成新的赶超之势,从而将价格泡沫再次催大;三是将使开发商对市场预期出现集体误判,政策的理性与开发商的感性再次发生激烈碰撞,从而使政府限于尴尬境地,使控制地价、房价变得更为艰难。而这些都是政府所不愿看到的,尽管高档房开发看似和普通民众关系不大,但对普通住宅的“价格激励”作用,甚至对限价房、保障性住房的价格体系制定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
因此,在强大的民生诉求和通胀预期面前,在坚持推进公平正义的施政纲领面前,地王的再次逆市而上,无疑将逼迫中央政府就范,从而向楼市痛下杀手。因此,对于地王现象,各地产企业应理性看待,盲目的跟从或价格追高均无疑将担负更大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最终成为被政策和市场摒弃的牺牲品。
地王再出 恐催生更严厉调控政策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