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三届六次全会,市委书记薄熙来所做工作报告精彩观点:
1、中国共产党已有88年的辉煌历史。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推翻了“三座大山”。执政60年,把一个积贫积弱的中国建成了全球第三大经济体,GDP突破30万亿,增长了77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位居全球第一。2008年奥运金牌总数、手机和互联网用户、钢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是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技术的国家,使曾经签订了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成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2、60年的执政,我们党得了高分,中国已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真正站立起来,“中国模式”令世人瞩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不是因为她能夺得政权,而是因为她能为广大人民谋福利,能给中国带来勃勃生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只有四五十年;康乾盛世时GDP占世界的1/3,也辉煌了不到一百年,之后屡受西方列强欺凌。政党兴衰也是如此,前苏联的经济、科技、军事均领先世界,是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但后来苏共放松自身建设,组织涣散,党风衰败,一个执政70多年、近2000万党员的大党也土崩瓦解,教训十分深刻。
4、我们党对盛衰交替的历史规律历来清醒。抗战时期,毛主席就号召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告诫全党“绝不当李自成”,离开西柏坡“进京”,又说是去“赶考”。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江泽民同志要求“一定要忧国、忧党、忧民,千万不能高枕无忧”。胡锦涛同志任总书记20多天,就带队到西柏坡,并指出:“今天,是这场考试的继续!”
5、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我们一定要把忧党之心作为政治责任,把忧患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尽心尽力。
6、锦涛总书记说:“在和平建设时期,如果说有什么东西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的话,腐败就是很突出的一个。”我市的梁晓琦、蒋勇、刘信勇、晏大彬等人,涉案金额都在千万元以上。今年1—9月,全市就查处了厅局级干部19人,这次打黑除恶,又查出一批“保护伞”,文强、彭长健、张弢、乌小青等人执法犯法,令人震惊。
7、腐败大案要案让人警醒,而“小贪小腐”面宽人多,也不容忽视。一些干部认为,小牟私利、法不责众,所以收“红包”,拿“购物卡”,“捞外快”,打“业务牌”,曲线敛财;一些权力部门的干部,变着法子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他强调,腐败往往有个量变到质变,渐进到突变的过程。韩非子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建国初期,我们党果断惩处了刘青山、张子善,用毛主席的话讲,杀了两个,救了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无论对“大贪”还是“小腐”,我们都要坚决查处,绝不容情!
8、贪污腐败是党的“致命伤”,作风蜕化则是“慢性病”,也会影响生命力。有些人作风蜕化,如果不注意,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
9、有些人虽然没有违法,但作风蜕化,如果不注意,照样会“病入膏肓”,最终致命。这些人——
一是讲话、作报告、写文章,不动脑筋,大话、空话、套话连篇,还不时拼出个四六句,不知所云。
二是习惯当“甩手掌柜”、做“二传手”,层层批转,坐而论道,不干实事。
三是以会议贯彻会议、文件落实文件,工作飘浮。
四是不下基层,不搞调研,上情不明,下情不清,“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出了事“拍屁股”走人,当“三拍干部”。
五是报喜不报忧,专拣好听的说,讲成绩夸夸其谈,讲问题一带而过。
六是懒懒散散,松松垮垮。上班一杯茶,一支烟,一个电话聊半天。
七是不读书、不学习,玩游戏、炒股票,“斗地主”、打麻将。
八是铺张浪费,贪图享乐,办公室越修越豪华,小汽车越坐越高级。
九是处事圆通、好人主义,喜欢当瓦匠“和稀泥”,喜欢当木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不当铁匠“硬碰硬”。
10、人民群众是最朴实的“唯物主义者”,他们对那些松松垮垮、脱离群众的干部,当然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惯。
11、脱离群众是另一个严重问题。有老百姓批评说:“现在的路越修越好,干部下基层却越来越少;电话越来越多,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越来越远;办公楼越盖越气派,群众办事却越来越难”。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反躬自问,有没有这些问题?!
12、为人民服务是党的生命线。党成立之初,没有地盘,没有枪炮,缺医少药,更没钱发奖金,但凭着“为人民服务”,凭着“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就胜过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千军万马。
这次“打黑除恶”,群众寄来1万多封举报信,80%是实名举报,也是一场人民战争!战争胜负、政权兴衰,最根本的是人心向背!
13、考察干部行不行,不是看谁有“口才”,而是看谁能“真知”。谁走的勤、看的细,谁就能了解更多情况;而谁能真知、详知,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分析清楚,谁就有更大的发言权,就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成功率,在人民群众中站住脚跟。不去“调查”、“研究”,心中无“数”,百姓当然不会“买账”。目前,我市一些地方工作不得要领,群众还不满意,就是因为有些干部还沉不下去,不能实事求是搞调研,对情况一知半解,拿不出管用的招数。
14、人生真正的财富是什么?是钱财吗?它害了多少人!积极做事,为国家、为百姓做事,才最高尚,也最充实!领导干部要算好“人生大账”,在有限的人生,“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这样心里才踏实。“一要干活,二要干净”,有了正确的人生观,才能活得充实、积极,才能干出很多有意义的事。如果自私自利,养尊处优,整天钻营发财,到头来只能是“行尸走肉”。
15、不要像那些腐败分子,不识文化瑰宝,只认金银财宝,要学到真东西,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文化品位。
16、在抗战时期毛主席曾指出,“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向全党发出“关于学习运动”的号召。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不学习,少知识,思想就会庸俗,难以适应工作,就会恐慌!薄熙来强调,不仅要重视学习,还要注意学习的方法。现在不少干部,每天看电视、读报纸、上网,眼睛、耳朵“也没闲着”,脑子里灌得满满的。但细究起来,这并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学习”,只能算是“接受信息”。
17、文化瑰宝是真正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撷取精华,为我所用。不要像那些腐败分子,不识文化瑰宝,只认金银财宝,要学到真东西,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文化品位。
一要选好书,多读革命文献,古文经典,科技、经济类书籍,要静下心来,系统、深刻地领会;
二是选择精华背下来,这样才能运用自如。
三要亲自动手写文章。要边看、边记、边写,领导干部写文章、写报告不要让助手和写作班子代劳。如果做个报告,都照念写作班子提供的讲话稿,自己不长进,对听众也不负责任。写文章是个重要的学习、思维过程,是对诸多材料的收集、整理、加工、提炼的过程,长期坚持,必能大有长进。
(摘自《重庆日报》,记者:牟丰京 潘 勇 张雪峰)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