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和国外的铁矿石谈判再次陷入僵局,在铁矿石谈判上中国仍然没有跳出被动挨打的格局。其实在我看来,铁矿石价格话语权的争夺非常简单,就是用老祖宗的方法,深挖洞,高筑墙,广积粮。也就是在中国建立足够多的铁矿石的库存,这也是打破过去十年中国买啥啥贵的怪圈的最有效的办法。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人之所以买啥啥贵,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手头没有库存,这导致中国的工厂在接到订单时不得不面临“被涨价”的命运。我认为,在资源匮乏的国家和地区,零库存的策略是行不通的,其只能导致价格话语权的丧失。
值得庆幸的是,在铜、镍等大宗商品,中国人正在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会用买入并持有的策略极大的扭转了买啥啥贵的格局,这种行为对世界形成了深远的影响。
2008年西方国家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跌,其中油价从最高的149美金下跌到35美金;铜价从最高的8900美金下跌到2700美金;镍价更是从54000美金下跌到9000美金!很多过去看上去很值钱的东西突然变得不值钱了,大宗商品市场的信心也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在价格处于底部的时候,国外的人们更多的是关注价格还会进一步下跌到哪里,没有人敢于进场买入。
这时候中国人开始买入了。
首先是国家层面的,中央政府果断推出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这个计划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加快已有工程的生产进度,这样能够在原料上节省巨大的成本。财政部、国家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部门也给中国的贸易商进口战略性资源产品提供了贴息补贴;能源部门也加紧了国家石油储备的建立。在过去的两年里,中国进口的铜、镍、铁矿石和原油都出现了巨幅度的上涨,因为中国人在买入,并放在中国的国土上。
其次是以温州人为代表的中国有富裕资金的人群,他们开始疯狂买入铜镍等易于储存不会变质的原材料。央视曾经做过温州人屯铜的专题的报道,其中一个温州人买了三万吨铜,就放在仓库里,他还通过电视宣称他们买入铜就是打算长期持有,因为中国缺铜。
再接下来就是产业链上的广大的民营企业主。在2008年以前,由于中国制造业意外的崛起和国外对中国需求炒作导致了中国人买啥啥贵的局面,这些生产企业一直没有机会建立起自己的库存储备,因此在生产经营中一直非常的被动。但是在过去两年,几乎所有的生产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库存,从而做到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中国人在过去两年的表现让国外的投资者重新认识了商品市场。在两个月前我和一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商品分析师讨论价格规律的时候,他说在中国人加入这个市场以前,每次危机价格都要跌破成本线;但是中国人成了大的玩家以后,很多产品的价格是再也不可能跌破成本线了,新的支撑位就在中国人认为“便宜”的位置。
实际上,在未来的十年里,中国人的“买入并持有”的个性会深深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改变全球经济发展的周期。如果我们更进一步的拓展,我们会发现不仅在物资资源上中国人会买入并持有,在其他领域上,中国人更加的会买入并持有!比如说古有孟尝君食客三千,其实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对人力资源的买入并持有。
中国应该买入并持有足够多的大宗商品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