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10年汽车业之10件大事


文/罗裕

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在过去10年间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以下笔者对过去10年里发生的车坛重大事件进行了盘点。

 

2001年 无息贷款用作刺激车市

点评:为挽救美国车市,通用汽车在“9.11事件”后率先实施了“无息贷款”的促销措施。美国车市直到年末最后一个季度,在此促销措施刺激下,回光返照般突然振奋了一下。克莱斯勒公司的COO却急呼,“它只会让我们短暂的旺销之后元气大伤,我们正在吞食自己的未来。”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国汽车市场充斥着各种打折、回扣等促销政策。在短期内,提供无息贷款和促销政策的确可以使车市停止恶化,但是长远考虑,这只会使汽车贬值。当2008年更大一轮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美国车市可以再促销以阻止车市下跌势头的空间已经所剩无几了。
目前,中国车市也有形形色色的无息贷款购车计划推出,但事实证明,这永远不会是免费的“午餐”。

 

2002年 中国汽车业合资版图大扩张
点评:越来越多的世界顶级品牌的汽车上打上了“中国制造”的印记,更多“中国制造”的汽车挂上了外国的品牌——这就是加入世贸组织第一年,2002年中国汽车业的合资版图。从年初南京菲亚特新车果实落地,到6月通用参股上汽完成战略部署、7月本田在广州黄埔建厂造车、8月一汽和丰田全面合作、9月东风与日产联姻等,再到10月东风与雪铁龙的全面合作,发生在中国车业的合资故事此起彼伏,绵延不断。同年,我国汽车产量破300万辆大关。
回首看来,正是2002年,中国汽车业才找到了跃身汽车大国的起点。


2003年 中国车市降价起端倪
点评:汽车步入家庭的趋势不可避免。这时降价便成为了常态。2003年的中国车市可谓降价风潮连涌,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年共有几十个品牌近百款车型下调车价,平均降幅超过8%,其中最高降幅高达18%。2003年,国产汽车降价幅度和降价车型之多达到了历史之最,汽车市场上没有降过价的车型屈指可数,大部分车型都被卷入降价潮,有的车型甚至4次降价,这在以往的汽车市场上是从未有过的。随着降价,汽车的价格也越来越贴近汽车的价值,众多车型的相互影响和制衡程度也越来越高。

 

2004年 汽车召回开始实施
点评:2004年10月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制定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开始实施。从此汽车召回成为了司空见惯的事情,它体现的其实就是厂家的一种态度,一种是否敢于面对产品缺陷和敢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在对待汽车产品的缺陷问题上,消费者和厂家也开始越来越趋于理性。


2005年 供应商破产引起恶性循环
点评:在这十年中,对于汽车供应商来说,如果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总结,需要批判,那就是德尔福破产对该行业造成的恶性循环。2005年10月份,通用汽车的原零部件企业德尔福进入第11章破产重组程序,并苦苦煎熬了四年时间。同样,十年中,许多供应商也进入了美国的破产法庭。名单包括许多历史悠久的公司,如Dana Corp.、Dura Automotive Systems、Tower Automotive Inc.、Federal-Mogul Corp.、Lear Corp.、Collins & Aikman Corp. 、Ford’s spinoff、Visteon Corp.等等。
即使那些没有破产的供应商不得不应付来自各方的价格压力,比如像通用这样处于困境的顾客,来自中国气势汹汹的竞争者,顾客对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的苛求,并且近些年的汽车产量正在急剧缩减,造成订单锐减。


2006年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全面崛起
点评:站在全球的角度看,也许十年来最值得称道的汽车神话应该是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它从自行车时代驶来,那里有饥渴的消费者,以及疯狂扩张的生产者。
2006年8月,以马自达6为基础的一汽奔腾轿车上市,这是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在中高级车领域的重大飞跃。同年10月24日,上海汽车集团推出了首款中高档自主品牌产品——荣威750。
正是自2006年起,中国自主汽车由第一代全面转向第二代,在安全、外形、配置、环保和品质等方面要求更高更好,并且部分技术也达到国际标准。以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上汽荣威、长城、江淮、力帆、中兴等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一路披荆斩棘,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一步一个脚印,从当初单纯靠价格打拼市场,到以性价比取胜,再到如今迈进品质之门,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汽车的全球地位。


2007年  中国豪华车市场井喷
点评:2007年注定是豪车争霸年。当时中国已经成为众多豪华车品牌在全球的第二大汽车市场。2007年,豪华车在中国市场的容量达到总体容量的4%左右,其增长比例超过整个车市,增幅跃升至30%。无论是德系的宝马、奔驰、奥迪,还是日系的丰田雷克萨斯、本田讴歌、日产英菲尼迪,都无一例外对中国豪华车市场虎视眈眈。
中国豪华车市场一直个是能够制造“奇迹”的地方,尽管中国的人均GDP不高,但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是,中国有13亿人口,即使只用万分之几的比例来计算,也能有十几万名超级富豪。中国豪华车市场的规模和潜力可谓大得惊人。


2008年 汽油价格突破每加仑4美元
点评:对汽车业来说,汽油价格的角色就像是风之于帆船,它影响着汽车厂商的策略、战术,决定着成败。
这十年是以SUV的走红开始的,那时汽油价格平均在每加仑1.26美元的水平。十年之后,混合动力汽车开始蜂起,许多汽车制造商正在计划发难电动汽车,这种转型成为一时风潮,SUV成了老黄历。为什么?因为汽油价格在2008年触到了每加仑4.05美元的峰值。
正是油价的高烧危机,促成了小型车、新能源车的兴起以及大排量SUV的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各汽车大国,无不把油耗放在重要地位。例如,奥巴马政府就规定2016年每加仑汽油的汽车行驶里程必须增加到35.5英里。


2009年 百年老厂通用破产保护
点评:6月1日,美国通用汽车正式申请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这一事件成为欧美汽车产业整体衰退的最好代言。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百年之前狄更斯的寓言恰恰是百年通用一个世纪荣枯历程的生动写照。1908年诞生,2009年破产,通用汽车,这个世界汽车多年的老大、挂满无数耀眼夺目荣誉徽章的钢铁巨人,终于还是在全球瞩目之下宣布破产。正是因为严重的大企业病,导致公司战略决策的失误,管理松散,使百年大厂走向衰落。而面临着众多矛盾的新通用,虽然有了国有化的背景,但这场复兴之路不会平坦。


2010年 丰田深陷召回门
点评:由于因为制动系统、油门踏板和脚垫问题,丰田汽车在包括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区在内的多个国家召回汽车超过850万辆。受全球大召回影响,丰田的全球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越来越遭到质疑。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史无前例的召回是丰田造车和经营理念中一系列积弊的总爆发。丰田近年来把产量做到世界第一的心气太旺,把降低成本,获得盈利最大化作为核心追求,这才是这场危机的根本缘由。为了超过通用成为全球汽车业的老大,丰田汽车的产量从2000年的520万辆疯狂提升到1000万辆,而在产能井喷的同时,丰田没有在质量保证体系方面作出像样的提升。
丰田“召回门”引发全球车企连锁震荡,或许是出于对自身产品的不自信,1月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巨头开始“跟进”召回,召回车型之多,召回数量之多,让业界“叹为观止”,丰田患上的这场“汽车缺陷病”大有全球爆发之意。

(by danieluo)

(独家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email protected]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