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连锁企业资本运营状况分析报告(上)
王方剑
在2007年,国内外资本对国内连锁企业的关注程度升至最高点。笔者认为,连锁企业已经成为2007年VC/PE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成为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当风险投资机构的目光不再局限于TMT(科技、媒体、电信)领域,与消费和消费升级有关的连锁企业正在成为新的明星。
私募股权融资:
创历史最高纪录 五行业成热门领域(标题)
无论从融资案例数量、融资金额和涉及行业等方面来评价,2007年是当之无愧的“连锁企业融资年”,同样是国内VC/PE投资机构的“连锁企业投资年”。
(一)2007年创下了连锁业融资的年度最高纪录
根据统计,2006年国内只有15家/次连锁企业从VC/PE处获得融资;而2007年这个数字急剧攀升至43家/次,达到2006年融资案例数量的近3倍,创下了连锁业融资的年度最高纪录。可以说,2007年是国内连锁企业投融资的“井喷之年”。(详见表1)
表1 2007年VC/PE投资连锁企业案例一览表
项目方/卖方 |
投资方/买方 |
投资金额 |
投资时间 |
所在行业或细分市场 |
酒店行业 |
|
|
|
|
7天酒店 |
美林集团、德意志银行和华平三方联合 |
9500万美元,以股权与债务相结合的方式 |
2007年9月 |
经济型酒店市场 |
汉庭商务酒店 |
鼎晖、成为基金、北极光、IDG-Accel成长基金和保银资本五家投资机构 |
共8500万美元
|
2007年7月 |
商务酒店市场 |
深圳维也纳酒店集团 |
软银赛富 |
1.15亿元人民币 |
2007年11月 |
四星级连锁酒店市场 |
24K国际连锁酒店 |
石鼓资本 |
1000万美元 |
2008年1月 |
|
|
|
|
|
|
医疗健康行业 |
|
|
|
|
爱康国宾 |
美林证券/ePlanet/华登国际/中经合登 |
2500万美元/B轮 |
2007年12月 |
连锁医疗服务 |
和睦家医院 |
美中互利公司/IFC |
3500万美元 |
2007年12月 |
中美合资连锁医院 |
佳美口腔连锁 |
英国马丁可利和美国海纳亚洲创投 |
1000万美元 |
2007年8月 |
口腔医疗服务 |
湖北同济堂 |
美国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
3000万美元 |
2007年8月 |
连锁药店和医药物流网络 |
唯美度国际美容集团 |
鼎晖、华登国际 |
1500万美元 |
2007年 |
连锁美容院 |
克缇(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
普凯投资基金(Prax Capital) |
2000万美元 |
2007年9月 |
连锁美容院 |
|
|
|
|
|
教育行业 |
|
|
|
|
巨人教育 |
启明创投和海纳亚洲(SIG) |
2000万美元 |
2007年9月 |
中小学生课后辅导培训 |
新世界教育 |
凯雷投资集团亚洲增长基金 |
2000万美元 |
2007年9月 |
以日语培训为特色的综合性语言培训和教育机构 |
华育国际 |
软银赛富SAIF |
千万美元 |
2007年9月 |
IT职业培训 |
学大教育 |
鼎晖投资 |
1000万美元 |
2007年10月 |
课外辅导连锁学校 |
某早教机构 |
外资VC,未对外公布 |
数百万美元 |
2007年底 |
婴幼儿早期教育 |
|
|
|
|
|
餐饮食品行业 |
|
|
|
|
重庆小天鹅 连锁餐饮 |
红杉资本和海纳联合投资 |
近2500万美元 |
2007年6月 |
特色火锅 |
真功夫连锁餐饮 |
今日资本 |
1亿元人民币 |
2007年3月 |
|
一茶一坐 |
IDGVC、美国SIG集团以及SMI(沈南鹏个人设立的基金)追加投资,GGV |
第二轮,1068万美元 |
2007年1月 |
现代中式休闲连锁餐饮企业 |
乡村基 |
红杉资本、海纳亚洲创投 |
2000万美元 |
2007年10月 |
中式快餐连锁 |
迪欧咖啡 |
凯雷投资 |
2100万美元,约占20%股份 |
2007年12月 |
休闲连锁餐饮 |
上海克莉丝汀食品公司 |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 |
2亿元人民币,A轮 |
2007年7月 |
西式食点连锁 |
|
|
|
|
|
服装/服饰 |
|
|
|
|
ITAT
|
蓝山资本、摩根斯坦利和Citadel联合 |
7000万美元/B轮 |
2007年3月 |
综合服饰零售 |
百丽 |
世界第一大奢侈品集团路易威登(LVMH) |
数亿港元,占股10% |
2007年4月 |
鞋业制造和零售 |
星期六鞋业 |
联想投资 |
不详 |
2007年4月 |
女鞋零售 |
东方逸尚 |
日本Crosby以及美国基廷(Keating)投资公司联合注资 |
不详 |
2007年 |
设计师品牌服饰零售 |
|
|
|
|
|
其它行业 |
|
|
|
|
红星美凯龙 |
美国华平投资集团 |
2亿美元,占股20% |
2007年底 |
家居连锁 |
21世纪中国不动产 |
美国艾威基金 |
5200万美元 |
2007年10月 |
房地产经纪 |
乐友公司 |
永威投资公司 |
1100万美元 |
2007年7月 |
母婴用品零售 |
深圳千禧之星实业公司 |
软银赛富 |
1.2亿元人民币 |
2007年9月 |
珠宝首饰业大型工贸企业 |
河北好日子商业公司 |
美国Esprit融资集团 |
500万美元,占10%股权 |
2007年11月 |
聚焦农村市场的连锁网络 |
江苏大众书局 |
美国一家专业风投 |
数百万美元,A轮 |
2007年4月 |
图书连锁 |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已经有超过70家连锁企业获得VC/PE投资机构的资金。
连锁企业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大量案例出现在2006年。
2006年7月,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与欧洲最大的投资机构3i集团以及知名投资机构普凯基金结盟,引进2500万美元;2006年11月,服装连锁销售公司ITAT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等等。
到了2007年,更多连锁企业开始获得更大金额的外部直接投资。
2007年3月,服装连锁销售公司ITAT在获得上一轮投资的几个月之后又获得了蓝山资7000万美元的巨额投资;2007年6月,重庆小天鹅获得红杉中国和海纳亚洲创投基金(SAI)联合投资,总金额达2500万美元;上海休闲餐厅一茶一坐又宣布完成了第二轮1068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融资;7月,由连续创业者季琦创立的汉庭酒店连锁,获得鼎晖创投基金等五家投资机构共8500万美元的融资。10月25日,中式快餐连锁“真功夫”,获得今日资本、联动投资两家投资商3亿元人民币投资。
其实,国内连锁企业与风险投资的对接,在多年前已经发生。直到2007年,连锁业态频频遭到VC/PE资本的轰炸,并成为一个投资焦点。
尽管如此,对于中国连锁业,这可能只是一个开始。目前我国特许经营已发展到11000个特许体系,50万个加盟店,总资本达到3000亿元,占我国服务业的40%以上。国内连锁体系与资本对接的空间还非常大。
(二)酒店、餐饮食品、医疗健康、教育和服装服饰是五个热门融资领域
笔者经过统计、梳理和综合分析之后发现,2007年国内连锁企业投融资的五个热点是:酒店、餐饮食品、医疗健康、教育和服装服饰。
这五个领域在2007年会成为连锁企业投融资的热点,有以下原因:
首先,这五个领域都诞生了1家以上的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已经认可这些领域和板块。
在酒店领域,如家连锁酒店于2006年10月在美国成功上市。锦江之星经济型酒店的母公司锦江国际,于2006年12月在港上市,融得20多亿资金,其中10多亿资金用于连锁酒店。已经获得多轮VC的汉庭商务酒店,上市计划也在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国内即将出现又一家连锁酒店题材的上市公司;
在餐饮食品领域,全聚德于2007年11月20日在国内上市;在此之前,味千(中国)公司于2007年3月30日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海外上市的内地餐饮企业。一碗拉面也可以上市,让人们对餐饮企业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引发国内众多餐饮企业摩拳擦掌,纷纷把企业目标导向了上市。;
在医疗健康领域,国内最大的跨区域连锁药店海王星辰连锁酒店于2007年12月在美国成功上市。其实,早在2005年9月国际著名投行高盛公司已经斥资4000万美元投入了这家领先的跨区域连锁药店。在此之前,有多家医疗健康类公司获得风险投资,最早和最有名的是慈铭(原慈济)连锁体检机构于2004年和2006年两次获得投资;这两起投融资交易让资本发现了国内医疗健康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成长空间,进而纷纷挖掘该领域的投资机会;
在教育领域,国内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机构新东方连锁学校,于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国内首家在美上市的民办教育企业。国内教育与市场的严重脱节,以及国内劳动力供应的充沛,使得国内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民办教育企业可以发现和创造国内的各类教育需求,自然涌现出了可观的投资机会;
在服装服饰领域,拥有4000多家网点的内地女鞋龙头百丽,于2007年5月在香港上市;运动服装的后起之秀中国动向,也于2007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随着国内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健身潮的兴起,使得国内运动服装业高速发展;
其次,这五个领域都是国内近几年消费升级的主要领域,这五个行业以及其中的企业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第三,在这五个领域的目标消费群体中,中产阶层都是主力消费群体,而中产阶层的市场规模是最大的,持续时间和生命线是最长的。
第四,这五个领域的消费品和服务既都是必需品,又都是可以多次重复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企业的成长是可以预期、可以确定的,是最好的投资方向。
(三)2007年VC/PE投资连锁企业的五个特征
对2007年中国市场VC/PE投资的连锁企业案例进行梳理、深入分析,笔者发现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特征一:投资金额屡创历史纪录,获得大额资金的项目非常多
最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项目获取的资金额度不菲。获得投资金额最高的为家居连锁企业红星美凯龙,2007年底获得美国华平投资集团的2亿美元;服装零售连锁企业ITAT,累计获得1.2亿美元;7天酒店以股权与债务相结合的方式获得9500万美元,汉庭商务酒店此前也获得8500万美元;21世纪中国不动产连锁网络获得5200万美元。
对于连锁企业来说,获得两、三千万美元的投资根本算不上是大资金。
特征二:投资几乎涉足国内所有的连锁行业和领域
2007年中国市场VC/PE投资的连锁企业,分布在教育、酒店、医疗、母婴、零售、房地产、餐饮、娱乐、服装、家居、汽车服务等行业。可以发现,风险投资几乎已经涉足国内所有的连锁行业或领域。
特征三:投资在行业和企业之间分布“苦乐不均”
尽管2007年VC/PE针对连锁企业的投资几乎已经涉足国内所有的行业或领域,但是投资在行业和企业之间的分布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苦乐不均”,投资机构看好的连锁企业,大家都去追捧,推高了公司估值,资金追项目,乐了项目的创业团队;而太多的连锁企业却很少有资金去光顾,项目方追投资方,追也难以追来。
特征四:过多投资挤在后期或者pre-ipo阶段,中期、早期阶段几乎无人投资
事实上,一家连锁企业在发展到20-100家店面时是最需要资金支持的。而在这个阶段,大部分连锁企业处于中期、甚至早期阶段,几乎无人投资。原因是,国内的VC基本上都已经“PE化”了,国内的高成长企业非常多,投资机构的理念和逻辑是,投资后期或者pre-ipo阶段,投资周转率快,收益率高,而且投资后期的成熟企业,企业的市场位置稳定,投资风险大幅降低。由此,处于中期、早期阶段的连锁企业,在最需要资金支持的阶段却几乎无人问津。
特征五:主要行业的第一阵营企业已被筛选,连锁企业投资将进入一个调整期
在2006、2007年,VC/PE投资机构已经把国内每个行业连锁企业的前几名都筛选了一遍,主要行业的第一阵营企业已被筛选,绝大部分已经被投资,在接下来的1-2年内连锁企业的投资将进入一个调整期,连锁企业的投资进入到了“深挖才能出水”的阶段。
(本文作者现任职于国内一家投资公司管理层)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