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兰花大会惊现“身价”1500万的兰花
市民争相观看。蔡律摄。
3月20日,第十届亚太兰花大会暨第二十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重庆启幕,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家相关组织和机构参展。
这就是“身价”1500万兰花。蔡律摄。
此次兰花大会共评出两个特别金奖,分别是:由日本名古屋国际兰花大会组委会永田治彦选送的微中子碧玉兰“龙袍”,和由中国云南大理荡山州兰园孙智勇选送的莲瓣兰“素冠荷鼎”。据介绍,获奖的莲瓣兰“素冠荷鼎”是中国云南大理荡山州兰园的镇园之宝,有人曾出1200万未能购走,该兰花估价1500万人民币。莲瓣兰“素冠荷鼎”姿态优美,数量极其稀少,集合了莲瓣、素心及叶型草三大精品兰特点于一身。在市场上,一株“素冠荷鼎”的售价高达400万。
兰花以其淡泊、高雅 、富贵、贤德 ,深受人们喜爱,中国文化先师孔子曾说:“芷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宋代是中国艺兰史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及描述众多。如宋代罗愿的《尔雅翼》有“兰之叶如莎,首春则发。花甚芳香,大抵生于森林之中,微风过之,其香蔼然达于外,故曰芷兰。江南兰只在春劳,荆楚及闽中者秋夏再芳”之说。
朱德委员长非常喜爱兰花,五十年代初,朱老总去杭州,看见这常年碧绿,姿态优美,清香扑鼻的兰化非常喜爱,他认为兰花不是一般的花,而是我国古老的文化之一,应该保存下来,为美化环境,出口创汇,,援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兰花给朱德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每每看到兰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抑或发现新的兰花品种的时候,朱德往往诗兴大发。1961年3月3日,朱德在广州越秀公园兰圃参观时,即兴赋诗《游越秀公园》:“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同年深秋,朱德曾赋七绝一首,来描写自己在辛勤劳作中获得的乐趣:“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初放红英珠露坠,香盈十步出庭来。”
1962年1月1日,朱德参观北京中山公园兰花展览,赋诗《咏兰展》:“春来紫气出东方,万物滋生齐发光。幽兰新展新都市,人人交口赞国香。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其末四句后来印制在1988年12月2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兰花》小型张上。
1963年,朱德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期间,赋有《草堂春兴》10余首,其中有一首咏兰诗:“幽兰出谷弱袅袅,移到草堂愿折腰。通道芳姿不解意,陪同工部发新条。”1963年4月20日,朱德在四川考察时曾到峨眉山石笋峰寻兰,亲手把采集到的兰花栽到盆中,并对陪同的工作人员说:“古人说过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只有兰花有叶有花又有香。请你们替我管好这几盆兰花,今后我还要来峨眉,还要来看这些兰花的。”并即兴填词一首《鹦鹉曲·石笋峰采兰》:“峨眉山上随缘住,石笋幽谷作仙父。松竹友朋常照映,同受雾云风雨。达人知遇来访寻,志愿随君前去。若得供献作国香,不朽芳名留处处。”
朱德一生共创作了约40首咏兰诗词,这些诗词真切反映了朱德寻兰、养兰、赏兰过程中的所感所想,饱含了朱德对兰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因此,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朱德寻兰、养兰、赏兰最多、最勤之时,也是他创作咏兰诗词最多的时期。
朱德爱兰与兰花的独特品格有很大关系。兰花是我国传统名花,它端庄素雅、质朴高洁、坚韧刚毅,很受人们推崇,与梅、竹、菊一起并称为“四君子”。颜师古曾写过《幽兰赋》赞咏兰花的品质:“惟奇卉之灵德,禀国香于自然。俪嘉言而擅美,拟贞操以称贤。”世传《孔子家语》中也有佳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兰花的这些高贵品格,正是朱德十分看重、推崇并要求自己要做到的。实际上,他做到了。他一生为追求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真理而矢志奋斗,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他淡泊名利、襟怀坦荡,他受过挫折却在逆境中奋起,他就如那质朴高洁、弥久芬芳的兰花!
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珍藏了49年的“朱德兰花”首次离开杜甫草堂,3月20日在重庆露面,四盆特制古朴典雅的兰花盆内装着草堂珍藏的朱德墨兰显得庄重华贵。资料显示,1961至1965年期间朱德元帅曾三次向杜甫草堂赠送兰草并赋歌咏。四十九年来,这些养在草堂深闺的兰美人风采依旧。此次为参加第十届亚太兰花大会,六株朱德兰花首次走出草堂赴渝展出。
笔者今日参加第十届亚太兰花大会暨第二十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大长见识,并买了三盘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