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我们准备过冬


虽然料峭春寒仍在,虽然冰雪仍躲在楼后阴暗的地带尚未消融,虽然沙尘蔽日,空气污浊,但毕竟节气上的春分明日将至,我们还是踉踉跄跄地进入春的时节。
但是,普通大众却感觉到的是冬的寒意正越来越强烈。
不是吗?两会上温总理房价一定控制得住的话音刚落,代表们的掌声甫歇,北京市就一天三次刷新地王的记录,土地出让的楼面价格已经高于同地段商品房价格,一时引起房价再次疯狂。虽然国务院再次祭起行政干预的大棒,高调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但既无时间表也无惩戒措施的空洞命令除去表明态度又能起到多大作用?虽然北京市表示暂时停止出让土地以遏制飞涨的地价,但这除去断了媒体报道追捧的地王新记录的料,又能从根本上解决什么问题?不出让土地市场需求更得不到满足,那价格是否更会是脱缰的野马?我不是经济学家,但从朴素的理解中,我不得不告诉自己:我们已经不能寄希望于头痛医头的政策,那些试图减少症状的手段并不针对病根儿,治标不治本的结果就是病患越来越重,而最终买单的是普通民众。普通老百姓不要再一味地去关注什么房价地价了,在蜗居里做好过冬的准备吧。
不是吗?崔永元说总理说了不算似乎总经理说了才算,这是调侃,其实他们谁说了都不算,只有经济规律说了算。无论你是谁,不尊重真理,不按规律办事,那么你就是在缘木求鱼。地产大鳄们在此前的博弈中即使履险也能安然无恙,是因为他们分析透了其中奥微,顺势而为。无论是经济体制的规制,还是政治体制的改革,都必须尊重规律,抓住事物的本质,根本问题解决了,其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水到渠成。否则,只从表象下手,一面是主流媒体不断地晓谕天下:问题会解决的,房价已经出现下滑迹象,土地出让价格已经回落;一面是新的地王不断出现,物价飞涨,则百姓还在等待房价平稳的美梦中,自己本来可怜的资产迅速缩水,缺乏投资手段与投资技能的普通民众的财富被摊薄,那些既无社保也无收入来源的老年人多年积攒的一点养老钱也日益变得什么都做不了了。而政府为振兴经济热热闹闹投入的数万亿投资似乎与他们也并无直接关系。
我是一名执业律师,从律师行业面临的现状看,我们感觉到的也是凄清的寒意。李庄案终将在中国的法制史上留下一笔,黄松有的堕落成为司法系统的耻辱,近一年多律师因各种原因被捕被判的消息不绝于耳。我们需要客观公正地对待这些事件的发生,但我们不得不说,在某些媒体引导下的社会舆论对律师行业的诟病更多的没有从法治、司法权力制衡的角度出发,而是片面的、狭隘的攻击乃至病态的谩骂。律师既不是黑社会的帮凶,也不是政府的仆从,律师是民众私权利维护的专家,是社会公权力制衡的工具,是促进社会法制化、和谐化的重要力量,这是律师的职业定位决定了的,但作为法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其价值所在至今未为社会所正确对待,所以有法学界的资深人士所言:我们这么多年的普法是失败的。
在这个即将山花烂漫的春天里,在央视每天都给大众灌输经济已经企稳回升理念的时代了,在百姓的收入越来越萎缩的日子里,在这个普通大白菜也要十块钱一棵的岁月里,民众除去马上做好过冬的准备,还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