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大学生听课有何不同


  讲演旅行结束了,连续讲了四场,最主要的愿望是希望能对学日语的同学有所帮助,因为我也是过来人,曾经为生吞活咽那些死语法而抓耳挠腮。天津出席了同学会,一晚上也说到学外语的烦恼与快乐,好在人人各尽其能,总算没白学外语。学习不可怕,怕就怕白学! 

  同样的讲演面对日本大学生,有的话题往往从最细微处引起共鸣,与此相比,中国大学生的感受力比较庞大,从提交上来的纸条上不难看出,类似“您认为中日关系将如何发展?”“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差别是什么?”等等,无论哪个题目,几乎都能写博士论文。 

  日本大学生并不活跃,从互动的角度上说,学生与讲师之间的紧张大于轻松,讲演后收到的纸条绝大部分都是先写自我介绍,然后再谈感想,最后提问,看上去十分格式化。类似“我家几口人,从哪里来,未来想干什么”之类。中国大学生很活跃,跟讲师之间的轻松大于紧张,而且写上来的纸条很少有自我介绍,基本上都是开门见山,想什么问什么的感觉。每张纸条的个性强,想法儿丰富,不拘一格。如果照此反过来看日本大学生的话,他们的叙述内容与提问方式几乎千篇一律,看不见面孔,但可以看到一个团队。这个相当明显。 

  同样的讲演题目《日本与我的日常》,听讲后的日本大学生问我:“毛老师的日常是不是两个?一个在日本,一个在中国?”与此完全相同的问题放到中国大学生当中,至今也没人问过我。当然,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每个人的日常只有一个,压根儿就不分什么国家。” 

  另外,还有一点,日本大学生喜欢在纸条上涂鸦,看上去没有中国大学生规矩,但偶尔也有画得很好的纸条,看多了密密麻麻的文字时,突然的一副小漫画挺能提神儿的。以下视频是大连外国语学院的讲演记录,感谢大外同学的制作,今后我们还会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