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6日早盘相关信息汇总


  ●周小川明示中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前提 复苏态势良好

  据报道,央行行长周小川25日在出席美洲开发银行年会时称,如果能确信经济复苏,那么部分特别的刺激措施可以逐步淡出。而退出政策可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包括“确定经济不会出现W形的复苏,即经历当前的反弹后经济增长再度放缓。”

  周小川强调,中国政府考虑退出实施的刺激政策的前提,是决策层需要看到确切的迹象或统计数据,显示复苏态势良好。他同时表示,退出财政和货币刺激措施需要“先后有序”,“对于许多国家而言,财政刺激政策应最后退出。”

  无独有偶,欧洲中央银行理事会委员罗伦佐年初在谈到扩张性宏观政策的退出策略时,也坦言,复杂的财政政策程序具有很大的刚性,很难先于货币政策退出,货币政策一般来说具有更大灵活性。

  他还认为,中央银行最好不要陷入有关退出过早或过迟孰好孰坏的争论中,尤其是不要给出“较迟退出风险不大”的信号,否则会诱导市场参与者忽视风险,尤其是期限错配的风险,并预期低利率时期会比需要的时间更长。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退出策略采取逐步实施,则更容易进行沟通和被市场参与者所理解。他举例说,即使是非常小幅度的利率调整,都会使人产生政策出现某种形式变化的感觉,但如果与市场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同时采取逐步退出的策略,可以使其对市场冲击降到最低。

  ●今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40亿

  本报讯 昨日,财政部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了经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增八张预算表格向社会公开,更加完整地反映中央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

  上述新增八张表格为: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2010年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收支表。

  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根据财政部昨日同时公布的《关于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说明》,2010年预计收取央企税后利润420亿元,加上股利、股息收入1亿元,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421亿元。

  同时,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440亿元。从440亿元项目安排情况来看,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最大的一项支出是“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支出”。该项支出金额达183亿元,包括向新设企业注入国有资本52.5亿元、对实施联合重组的中央企业补充国有资本130.5亿元。

  “中央企业改革脱困补助支出”排在第二位,预算支出金额120亿元,包括企业产业和股权调整等支出68亿元、企业培育新兴产业支出13亿元、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支出30亿元和困难企业改革补助支出等9亿元。

  此外,安排央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0亿元,央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支出32亿元,央企重大节能减排项目支出30亿元,央企境外投资支出30亿元,央企社会保障支出5亿元,调出资金10亿元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同时预留资金10亿元。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表示,今年的财政预算与去年相比,除新增八张表格外,财政部还对部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了调整、拆分和重新命名。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向社会公开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基本上做到了按款级科目进行细化。其中,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进一步细化为23类123款科目,比去年增加了82款内容,财政收支账目更细了,预算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今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40亿

  本报讯 昨日,财政部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了经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中央财政预算。与去年相比,今年新增八张预算表格向社会公开,更加完整地反映中央财政收支的总体情况。

  上述新增八张表格为: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中央财政国债余额情况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中央对地方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表、2010年中央财政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收支表。

  在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根据财政部昨日同时公布的《关于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说明》,2010年预计收取央企税后利润420亿元,加上股利、股息收入1亿元,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421亿元。

  同时,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安排440亿元。从440亿元项目安排情况来看,2010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最大的一项支出是“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支出”。该项支出金额达183亿元,包括向新设企业注入国有资本52.5亿元、对实施联合重组的中央企业补充国有资本130.5亿元。

  “中央企业改革脱困补助支出”排在第二位,预算支出金额120亿元,包括企业产业和股权调整等支出68亿元、企业培育新兴产业支出13亿元、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支出30亿元和困难企业改革补助支出等9亿元。

  此外,安排央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资金20亿元,央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支出32亿元,央企重大节能减排项目支出30亿元,央企境外投资支出30亿元,央企社会保障支出5亿元,调出资金10亿元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同时预留资金10亿元。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戴柏华表示,今年的财政预算与去年相比,除新增八张表格外,财政部还对部分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进行了调整、拆分和重新命名。在此基础上,今年将向社会公开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表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预算表,基本上做到了按款级科目进行细化。其中,2010年中央本级支出预算进一步细化为23类123款科目,比去年增加了82款内容,财政收支账目更细了,预算透明度进一步增强。

  ●央行副行长朱民:3月信贷将放缓 加息选择会很慎重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昨日在“瑞信亚洲投资论坛”上表示,3月份贷款增长将会进一步放缓,贷款的结构更加平衡。他重申,央行在加息方面会非常小心,必须在控制通胀预期的同时,确保市场稳定及流动性充足。

  朱民表示,1月份贷款增长非常强劲,2月份增长也高于预期,3月份贷款增长将有所放缓,这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一般而言,每季度末银行的贷款增长会出现加速。他说,本月有更多的贷款进一步流向中小企业,以及重工业,放贷结构和分布变得更为健康。

  对于市场关注的何时调整利率问题,朱民称,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策略极具挑战性,央行除了关注经济增长外也要保证市场稳定和结构转型,这方面会十分谨慎,“除了利率央行还有很多工具,而且都被证明十分有效”。他表示,央行将会继续紧盯市况,再拟订合适的货币政策。

  对于全球的复苏形势,朱民表示,全球经济将会持续波动,预计会继续调整长达数年,但中国经济可以维持强劲增长,预计今年国内私人投资将增长30%,消费今年可望增长18%。

  在谈及人民币汇率问题时,朱民说,人民币维持浮动汇率机制对中国和全世界都有好处。他指出,人民币实际汇率正处于升值趋势中,这种趋势应该会持续下去。国内前两个月的贸易额增长虽然强劲,但进口应该而且能够进一步增加,以减少贸易盈余。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朱民指出,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并非如外界所指的那样令人担心。东部及中部的地方政府,在省市一级的债务问题上可以应对。而且,从央行的角度看,地方投资所流入的实质基建项目并无问题,而这些基建投资未来是可以支持中国持续发展的。

  当被问及4万亿投资会否带来坏账问题时,朱民称,中国的基建、社保等投资都是惠及民生的长远投资,现在谈坏账为时过早。他进一步表示,只要中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基建有人使用,不良贷款就不会成为问题。他同时笑言,中国银行业的价值已被大幅低估,现在是买银行股的好时机。

  在楼市调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问题上,朱民表示,流向房地产的商业贷款整体数额并非很大,从按揭数字可见楼市并无高杠杆,相信即使楼价出现波动,也不会损害中国的经济增长。而且,内地银行的贷款覆盖率已经高达约150%,预计楼市对银行体系冲击非常有限,不会引发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