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面子 VS 依法行政
本报主笔 刘长杰
一个月前发轫于武汉的海南“毒豇豆事件”,近日终于有了结果:三亚市农业局4名官员被问责,农业局局长宫建国已在媒体上进行公开道歉,他表示,“豇豆事件”给老百姓经济收入造成损失,并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他深感愧疚,对此向全市人民表示道歉。
这个道歉并不令人满意,原因有二:一是对于一个非常容易得出结论的事件来说,政府的道歉来得太迟,行政效率低下;二是宫建国的道歉只对于“有财产损失”的当地豆农,却不对于“有健康之虞”的全国消费者,其道歉的功利性和避重就轻特点,昭然若揭。
当初武汉市农业局曝光“毒豇豆”后,三亚市农业部门对此表示“特别的不理解”,涉案的崖城地区豇豆检测员抱怨说“这等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国于民都无益”。而三亚市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周庆冲竟然指出,兄弟单位这次的做法“太不够朋友”,“不仅没有给三亚市留面子,也没有给农业部留面子”。
难怪会有这么“讲面子”的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因为上面有这么避重就轻的局长。三亚农民的收入损失毕竟是有限的(况且那些生产毒豇豆的农民即便有损失,也是咎由自取),而毒豇豆对无辜食用者的健康损害却是难以衡量的。试问宫局长,与三亚豆农的损失相较,那些偏爱食用海南豇豆的百姓健康,孰轻孰重?
事实上,毒豇豆案发后,市场的回应是迅速而有效的,海南豇豆的销售很快遭遇挫折,从二月初的2.8元/斤跌至三月初的0.4/斤。然而,随着当地农业部门的整改,3月12日,毒豇豆案发地之一的崖城镇的豇豆收购价格即回升至每公斤4.8元的水平。
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农业局,其职责中必然包括监督实施农业各产业技术标准,组织协调种子、农药、兽药、鱼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的监察、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而农业局综合执法支队,更有依法对辖区内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农机及农机配件等农资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事项进行执法监督和管理的职责。农业部门的职责是“一手托两家”,不仅要辅助农产品的生产,更要为全社会提供充足且安全的农作物。可现实却是,当初辖区内出现“毒豇豆”的时候,三亚的农业部门非但不能理解有毒农产品被外地查处的做法,还搬出了“潜规则”和“面子说”。这是典型的推卸责任之举。政府人员“爱面子”爱到了不惜草菅人命的地步,着实令人震惊。
2008年年初,“输日毒水饺”案爆发。事后,尽管中方调查结论“系人为个案”,但其影响直至今日,仍未消除。因为被日本消费者怀疑,中国水饺在日的销售量大不如前。信用是一个易碎品,获取不易,失掉轻易。从这个意义上说,“讲面子”带给海南的农产品之毒,远甚于水胺硫磷带给海南的豇豆之毒。
好在,海南省很快认识到了这一点,省委书记卫留成、省长罗保铭做出批示,全省已就“毒豇豆事件”启用了问责制,凡是因工作不力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责任市、县相关负责人责任,影响严重的将就地免职。
这个不讲“面子”而讲“依法行政”的表态极为关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六个定位中,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是其中重要的两个战略支撑;而国际旅游岛未来的主要标志中,更是包含了环保、健康、低碳的绿色岛屿特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已经决定了海南再也不能拿本地农产品的信用开国际玩笑了。
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收起世俗的那一套“面子哲学”吧,请依法行政。
注:此为发表于20100326时代商报头版三经论坛评论原文,发表时http://epaper.lnd.com.cn/html/sdsb/20100326/sdsb419730.html有删改。
讲面子 VS 依法行政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