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大棒抡起,一次次砸在了边缘。屡次房市治理,就是这么可笑。是准星不够,还是心不在焉?
●房价
普通商品房是市场的产物,政府参与房价控制,违背市场规律。最近几年的房价调控,市场没有给政府任何面子。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普通商品房不可能像白菜一样让大家都买一堆放家里。普通商品房的高价格是基本国情所衍生出来的国情,具有合理性和必然性。普通商品房的高房价是保护土地资源、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等的重要手段。当前一系列限制商品房价格的房市调控思路存在方向性的错误。
房市治理一:维持普通商品房的自然市场价格,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和调节富人的收入。
府应该合理确定经适房的价格。目前经适房市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价格和分配。许多地方在制定经适房价格的时候,把普通商品房的价格作为主要参照依据,根据商品房的价格上升每年水涨船高。众多买不起商品房的居民,同样买不起经适房。在经适房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多。如果把各地最近15年来已经建好的经适房数量和15年前住房困难户这两个数字比较,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房市治理二:控制、降低经适房的价格,严格分配环节和后续使用管理制度。
●住房保障体系法律化
保障房是个美好的事情,是城市低收入阶层的甘露。但这点甘露也和大自然的甘露差不多,只是兴起的时候才会有两滴。
虽然GDP已经是世界第二了,某些城市一个班七、八十,八、九十个小学生,教育投入欠账在逐年递加;天不下雨,数以百万、千万计的农民喝水就困难、要去他乡投奔……看看这么多急着用钱的地方,你能奢望保障房建设多少、持续多久、分配给谁?
在这样功利化已经被认为是正常行为的时代,要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制度难,长久执行更难。必须要有法律层面的保障,才可能起些长久性的作用。
房市治理三:住房保障体系法律化。
●增加居民收入
房奴的出现、普通居民买房难,本质上来说,是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的。富有的人用多余的钱投入房市,投机获利。增加普通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改善普通居民住房的根本途径。但在这方面因既得利益问题,要有一点点的改善也是困难万千。最近网络报道发改委收入分配改革意见被国务院退回即可窥见一斑。
另一方面,许多家庭工资收入虽然不高,但住房却可享受单位分配或低价买入。时常听说某位位居高位人士矫情地说,房价太高,他也买不起房。可实际上,他住的是多大、什么地段的房子呢?任志强曾说过北京的房价综合来说,其实只有几千元,有道理的。
房市治理四:增加普通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差距、包括隐性收入差距。
房市治理这几点中,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差距是治本之策,但眼下这点没有丝毫进展。还有其他一些房市治理手段,如金融政策、税收调整等,都是临时行为,有时还与政府的财政增收矛盾,难以长久。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