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重压力之下,商业银行开始收紧房贷,不仅第二套房,连首套房的房贷也开始差异化,这非常没有天理,但却对当下的房地产价格有平抑作用。
更引人注目的是,中国的统计部门将听取民意,考虑将房价适当计入CPI的统计之中。这就真是中国特色了,全世界的CPI统计中,几乎都不考虑房价,而只考虑房租价格,但中国似乎没有办法,租房的势头始终不如买房,总理在两会上专门号召租房,也没多大用,结果是统计数据要妥协了。
加上最近几天有关土地出让暂停,以及部分央企将退出房地产业的表态,可以看到在民意的压力之下,政府及利益相关方,不得不考虑有所回避民意的汹涌。而这对房地产业将不是好事。
事实上,我仍然坚持认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刚开始,房地产的需求持续增加,整体上看房价下跌的空间不大。但是我的同事调查表明,仅在北京,囤地之多足以供应未来三年的买房需求,而且北京等城市还在不断扩展中,需要用地随时可以向河北或天津去,最近的通州新城规划就很是吓人,这表明供应似乎也是足够的。
这对于那些炒房者就麻烦了,现在拼命地买,结果买的可能是泡沫。但是,如果不买房,又有什么可以买?
看看这一阵的股市吧,横盘两个月,直到昨天才有所上涨。结果还是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要开始了,投机者在炒作的结果。真正的好公司被估低,破公司炒上了天。相比之下,房地产还稳定些,至少稳中有升。
但短期来看,收紧的风声的确在开始。想卖房的朋友,五一之前尽快出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