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救助,让活着的人很神伤
在重庆,困难群众办一件简朴、庄重、得体的丧事,费用减免近1500元,目前已有600余名困难群众享受到这一政策,财政支付金额达到90万。(28日中广网)
由政府出资对“三无”老人、五保户、低保户及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实行丧葬救助,减免数额不等的费用,重庆的这项殡葬惠民措施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无疑是值得称道的。然而,面对这样的丧葬救助,作为生者,内心不禁顿感黯然神伤。
殡葬业已连续5年“荣登”十大都暴利行业,天价墓地、殡葬品暴利现象也越来越普遍。一块墓地动辄10万天价;丧葬费用三万四万;殡葬业利润少则3倍多则10倍以上。中广网近日披露,在京津地区,一个成本百余元的骨灰盒,层层加价,最后竟卖到了一万六千多元钱!
国家投入巨大财力,建设殡葬设施,就是要引导人民移风易俗,倡导厚养薄葬新风,革除大操大办陋习,减轻殡葬支出和负担。可如今愈演愈烈的殡葬费用畸高,黑殡葬猖獗,反而让人民越来越不堪重负,“死不起”成为穷人必须面对的最后一道人生难题,俨然已经严重悖离了殡葬改革的初衷。
“死得其所”跟“住有其屋”同样都是文明社会起码应有的民生生态。活着,我们追求幸福、有尊严的生活,得为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去操心,死了,还要靠政府救济才能化烟升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啊。殡葬业回归公益,让子民不带负担,体面地告别这个世界,政府该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