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因素逐渐消弥 僵局终将打破


上周大盘呈现探底回稳,两头高中间低走势。前半周触及60日均线后上攻受阻,下半周在利空传闻侵袭下股指掉头下探,周五盘中最低探至3009点,之后在权重股拉抬下迅速回升收复了周四失地,周K线收出带长下影线的十字星。目前行情波动幅度从去年三季度的600点、四季度的300点收敛到了今年一季度的200点,3月份更是浓缩到了100点,形成一个典型的僵局。而随着成交量的逐步恢复乃至温和放大,市场操作机会在加大,行情离方向选择的时机应该已为时不远。

几大利空因素逐渐消弥 市场正趋于好转

顾铭德

其一,上周的重要利空是两大传闻。一是税务局要调证券交易印花税;二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两大利空正在被消化。因为国家重大和敏感决策事项,一般不会预先在市场广泛传播,其决策程序一般是当晚决定,当晚就公布。特别是印花税、利率、存款准备金等敏感决策,不可能事先在市场流传让人都知道,因为领导还没决定。税务局要加印花税,在股价大涨的阶段则有可能,而今年股价不涨反跌,此时政府加印花税其结果只能抑制资本市场发展,完全违背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冷静思考这个传闻不可能兑现。对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我们不能否认可能性,但必须弄清几点。第一,是否上周末?近几周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已经回笼数千亿资金。而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的效果只能回笼三千亿左右资金。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经达到回笼过多货币目标。第二,央行即使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并没有大的利空效应。在货币供应量超过25%的情况下,央行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吸收过剩货币,对各方都有利。因为商业银行手里过多存款不能相应多放贷款,通过上交央行和购买央票收益率差不多。市场对比信息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反应过度。

其二,对市场具有重大利空效应的是上市银行大量再融资问题。上周五,工商银行(4.90,0.03,0.62%)宣布在A股市场发行250亿可转债信息。市场突然感觉,这个重大利空将在近期慢慢消化。众所周知,今年一季度上证指数不涨反而下跌200余点,其实质利空是上市银行为补充资本金将要再融资几千亿资金。因此,银行股业绩好,股价低,市场对此敬而远之。近期,上市银行陆续兑现再融资,浦发、招行包括深发等银行从市场外,或港股融资。上市银行需融资的就这几家。最大的工商银行只需要250亿可转债资金,市场感觉压力减轻了。同时,银行上市公司年报季度报逐步亮相,特别是工行和中行的现金分行率超过了一年期储蓄率。这意味着银行类股价已经跌无可跌。沪深股市几次底部的特征之一,就是大盘股票现金分红率超过同期银行储蓄率时,这些大盘股票就不跌了。大盘在此就会稳住,并上涨。

当然,大盘指数稳住并上涨,还要看证监会市场扩容速度是否会放慢。如果证监会真正放慢新股发行速度,市场才会真正恢复信心,社会资金才会流向股市。否则,任何稳定发展股票市场的言论都是空话、假话。关注证监会新股发行速度才是关键点。(顾铭德 金融投资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