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有小品政协凭啥不能有“小品委员”


 

政协是个出豪言的地方,因为很多委员背景不一般。李 小琳委员就曾大言不惭:“我的成长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的成果。从大学毕业到去基层工作,从最初的技术员、工程师、科长、副处长、处长、副总裁、到总裁,我 一个台阶也没有漏。一个人出生在比较好的家庭,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只靠父辈的影响,即使给了你这个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斗!”李小琳很自信,她说对于 自己而言:“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

政协又是个很雷人的地为,一些委员们的雷人提案常常让你感受到一种莫可名状荒谬感。如“爱国消费运动拉动内需”,“高房价控制人口素质”,“物价上涨十分合理”等等。在前天开幕的本届会议上,一份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的
“老婆做家务,老公应该发工资”的提案,又一次引发网友热议,更有网民直指其所提的是“脑残提案”,“建议取消张晓梅的政协委员资格”。

在互联网上,有的网友则是满腔义愤,两会是讨论国事的地方,参加两会不是春晚演小品。堂堂政协委员怎么成了“三毛哪吒金刚葫芦娃”,大人能写出这样的提案么?

网民过于认真叫劲,牢骚太盛防肠断。为什么不能另类思维把政协当成春晚?为什么不能把那些天方夜谭的委员当成“小品委员”。春晚能有赞歌、艳舞、魔术、相声和小品,凭什么政协会上只能一个个干巴巴地讲套话重复发言,却容不得那些自吹自擂、插科打诨的“小品委员”。

高明的厨师,纵有山珍海味的原料,少了调味品也难办成色香味俱全的宴席。如果政协开会过于严肃,也会让人窒息。这时,如果有人插科打诨来那么“雷人”一下,就能让人顿时放松有滋有味。因此,本博秦全耀认为,为了防止“两会期间”的“快乐指数”降低,应特殊保护那些“雷人”的“小品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