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入市推进集约化经营
娄义华
近日,不少媒体在热炒农地入市抑制高房价的消息,引来不少论说。国土资源部回应,从来没有做过“农地入市”等类似的表述。显然,这是一些人意图推进农地入市进程,在制造舆论。
“农地入市调控房价”的想法很傻很天真,即使国家许可农地入市,也未必能真正调控房价。从地价入手减少房地产的成本,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水涨船高,地价高,最终的房子价格就高。热而,推动地价节节攀升的主持者确是各地政府,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的低价居高不下,导致最终的房价看涨难看跌。要让房价与收入水平呈和谐的比例,政府就必须在地价上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价位,包括随后的建设标准,到最终的定价进入市场,都要有一个宏观调控。不然,每年的“地王”就只有高得让人瞠目结舌。
农地入市调控房价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能调控的地方只有城市郊区,城郊结合部,这些地方的土地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已经在逐步进入城市地价的范畴。即使入市,差价也不会太大。便宜的农村土地,即便入市,价格便宜得让不少开发商羡慕不已,但他也不会去购买,开发价值不大。看来,农地入市调控高房价的想法不现实,真正要降低高房价,还得找到根源,从各个环节下手,割掉高昂的成本和利润,才能让老百姓购得起房。
农地入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业生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基数庞大,吃饭问题必须慎重。政策调控适当,将影响和谐社会的健康发展。必须保证农业的良性生产,保证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这是根本,这是赖以生存的粮食来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城镇化越来越集中,致使不少地方出现的土地荒废。为合理和充分利用好耕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明确,农村土地可以流转,但农村土地流转所得的资本也基本用在农村、农地上,与其他无关。近日,浙江省嘉兴市“首开中国农村宅基地入市先河”,这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将宅基地置换出来,实现土地的优良化,释放出更多的用地。将分居在土地上的农民集中居住,实现城镇化,转换生活方式。各地的农地政策调整,都在合理调控农地的使用率,改变生产方式,实现土地的最大产出率,让农民增加收入。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