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之旅6-军事重地‘约克’


位居皇家赛马场的酒店出奇的安静,听不到马声嘶鸣,也闻不到异味,早餐前到户外走走,只有泥土的芬芳,马场很大,一眼望不到边,高高的看台和规范的马道显示着比赛级别和奢华,酒店地理位置非常棒,如果有赛马,根本不用买票进赛马场,坐在酒店的阳台上就可以边喝酒边欣赏,有点类似长安街上的北京饭店贵宾楼的地理位置,这个酒店是约克最豪华酒店,当然价格也不菲,早上7:30街上见不到行人,回想国内这时已是人声鼎沸,尤其可怜的学生睡意朦胧的被大人揪着上学场景,难道约克的学生不用上学吗?皇家赛马场每年举办【帽子节】,会有皇亲国戚带着夸张的帽子在这里集会,我们在电视上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节日里盛装男女头戴夸张的、带有羽毛的帽子,炫耀虚荣、炫耀美丽,《窈窕淑女》里反映了平民女子挤身英国上流社会的种种手段,拿腔拿调的发音、艳丽的服饰、硕大奇异的帽子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现在‘帽子节’和赛马成为英国皇家保留的传统项目。



(皇家赛马场) 

赛马场周边是一幢幢别墅,一两盏灯光闪烁,起早的人正在享受美味的早餐,英国人注重营养,一天中最丰盛的是早餐,一只松鼠从草丛中蹿出,停在路中间旁若无人的舔着爪子,女儿欣喜若狂的拿起相机拍照,城里的孩子真可怜,很少见到这样的自然景观,横穿一片片别墅区,没有规整的院墙,有的别墅区用绿植象征性的做围墙,有的别墅区只是一个木栅栏,栅栏门上斜靠着自行车,有的门口还有孩子未来得急收拾的小铲子,随意的放在草丛中。花草树木人工雕琢的痕迹很强,圆的、方的绿植园艺随处可见,那边小池塘上趴着一只青蛙,也是绿植雕琢的产品,所有别墅区看似随意,实际上都是精雕细琢,有点像上海女人穿衣服,表面简单实际考究。远处一个小教堂吸引我们的目光,加快步伐走近细看,发黑的石头墙壁构建的破旧的教堂,但是很干净,估计礼拜日这里会是最热闹的地方,和教堂一路之隔的是我们昨晚酒吧。约克市显得人丁稀少,给我们在喧嚣大城市生活久的人别样感觉,像一座空城,我们像寻宝人一样搜索每个角落,一个古塔、一个阁楼、一个围栏,看着美景不由得和老公相约等孩子大学毕业,我们夫妻俩一起游遍欧洲,喜欢哪里就在哪里长住,一年半载呆腻了再到下一站,我还说“找间学校上课,生活享乐为主学习为辅”,老公说“要租最好的跑车,还要像[老朋克]那样骑着大哈雷在公路上狂奔”。



 (约克的别墅区)

和伦敦市区的酒店不同,这里的万豪酒店居然有很多漂亮的美女服务生,老公喜欢男士服务的感觉,像贵族,我倒是喜欢百花齐放,也许酒店紧邻皇家赛马场,酒店里住着很多青年人,或许就是什么王子、公主之类的(欧洲的皇亲贵族很多,弹丸之地有那么多君主和贵族遗老遗少),好像各酒店约定俗成,早餐食材都一样,我们已经没有刚接触英式早餐的狂吃像,蜻蜓点水的喝点果珍解决战斗,还有充足时间坐在酒店大堂的一个角落欣赏窗里窗外的景象,不时有小客人围着浴巾从旁边的游泳池跑出来玩耍,浴巾滑落露出粉嘟嘟的屁股,还眨着蓝色的大眼睛看着我这个东方人,强健体魄的超帅父亲也是半围着身体跑出来,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孩子横抱着回头对我会心的一笑的跑回游泳池,我也会心一笑,心里荡漾着异国情趣,相信这个游客一定是法国人,在法国经常会有这样的情景,英国人很古板,不会这套,只是瞬间的感觉,哈哈,奇怪,欧洲大部分男士能掩盖岁月的痕迹,甚至越老越有型,而女士则是相反,35岁或者生完孩子以后基本没法看了。



 (酒店早餐)

约克最早是由古罗马人规划建设的城市,样子和英国人(伦敦)建的古城差别很大,不是那种方方正正硬朗的感觉,记得吗?在牛津和剑桥、还有很多地方都出现小门洞和方方正正的庭院,古罗马崇尚浑圆的美,例如人体雕塑骨架上的肌肉质感,约克的古城墙和教堂也都有圆圆或者椭圆的围墙,登上古城墙参观,和我们的万里长城根本没法比拟,约克的古城墙上只能走过1人,两人相遇时需要侧身避让,高高的围墙上有很多射箭口,每段城墙中间会有一个圆圆的中间区域,有点像日本人的碉堡,一旦被围困,只有饿死的份,而我国的长城上能容纳好几个人并行而过,还修建了很高的休息区,能囤积粮草,每间隔一段距离还有烽火台,难怪老外们喜欢中国的长城,曾经一个英国人专门写书介绍中国的万里长城,尤其提及‘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中国也有很多好的地方。



 (约克古城墙)



(古城墙上)

市中心的马路很窄,随处可见的是古城墙和教堂,有点类似我国古城西安,古城堡已经废弃,成为地标式建筑,像个水桶高高的伫立在陡峭的山崖上,残垣断壁仍不失雄伟气势,证实曾经的军事作用(现在成了游览胜地),城堡不大,当年驻扎了五千士兵,李先生说“孙子兵法没读过,火攻或者围困一定失守”,我脑子里突然浮现出火光熊熊的战场,维京人(北欧海盗)、罗马人、英格兰人、苏格兰人打成了一锅粥,很多电影画面凸显出来,《勇敢的心》曾在1996年获奥斯卡金像奖,主演兼导演的梅尔·吉布森 Mel Gibson是我心目中的欧洲古代英雄形象代言人,我比较喜欢酷男型,有时办公室MM议论某位歌星,我想到娘娘腔只想呕吐。



(古城堡)

 

约克大教堂很宏伟,罗马皇帝像(康士坦丁)静静守卫大教堂,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尖顶和黄色古老的石墙,以及欧洲教堂典型的玫瑰花窗造型(中国人喜爱陶瓷,欧洲人喜欢玻璃),教堂内外随处可见的石刻花坛和雕像,还有历代德高望重的大主教长眠于此,巨大的穹顶(浑圆的感觉)无不张显欧洲登峰造极的建筑艺术形式、顶上色彩斑斓的骑士徽章述说着教堂曾经的权利,众神像有的威严、有的慈祥庇护着每个子民(天主教堂),上帝保佑我们吧!走出约克教堂,天特别蓝,一路话题是从天主教转到中国的各种宗教信仰。



 (约克大教堂)



(教堂里边)

拐角看见一个集市,红色的芹菜、巨大的土豆、各种颜色鲜艳的水果,穿过菜市场就到了肉街,仔细观察,标准的两层楼房,楼上住人楼下贩卖,类似我国的很多店铺,我爷爷最早是山东到京贩卖丝绸的商人,北海后门的老房子有类似的格局,前边的房子卖丝绸,中间住人,最后边的房子是染坊,我父亲管这种房子叫‘糖葫芦”,莎翁故居的老宅也是楼下做手套和贩卖,楼上居住,中西方商人都是差不多,约克的肉街有几百年历史,楼上比楼下的多出一个房沿,木质结构的房檐上依旧可见钉子眼(挂肉的痕迹),隐约听到中世纪卖肉人的吆喝声,两个楼房距离很近,多次发生跨窗而入的‘绯闻’故事,现在各个肉店已经改成艺术品小店,一个卖木质品的小屋吸引我们目光,南瓜小丑、双面人、木质耳环,木雕首饰盒让我们驻足很久,紧邻的首饰店中璀璨钻戒和晶莹剔透的水晶吸引美女们流连,狂打折的服装店一家挨一家,一件胸前手工织绣连衣裙(镂空图案)成了我的囊中之物,银线、蓝线、黑线艺术编制成经典的格子图案(苏格兰装束),好高兴,我最爱这种带蕾丝花边的小女人服装。

 

(约克菜市场)



(肉街-现在是艺术小店)



(玩偶屋)

漫步小街上,吹长笛的姑娘、一身绿油漆的行为艺术家,弹红色钢琴的爵士,奇异打扮的艺术品摊贩都成了约克的街景,再就是各种浓浓的咖啡味道,这里的居民遗传了维京人(北欧)的面孔,每个少男少女都像天使,北欧人确实长的漂亮,表嫂的弟弟取了一个北欧人,也是我见过最漂亮的老外,而堂嫂是美国人,相差就很大,两个混血堂侄女也是满脸雀斑怪怪的样子,只可惜两对异国婚姻全离了,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婚姻危险性很大,两个男士在国外生活N多年已经西化,还是不能完全融合西方生活方式,目前都已经经历第三次婚姻,这次学乖了,不约而同的取了华人妻子,只有表妹还在(德国)他乡的小镇上坚守着异国婚姻,祝愿表妹幸福。一大群孩子穿着中世纪的盔甲战袍,脸上涂抹着血迹,挥舞着‘利剑’模仿祖先英勇的样子,金色卷发、白皙皮肤、天蓝色眼珠(好美)再加上一脸坚定的神情,很多约克主妇带着好几个孩子在街上闲逛,每个孩子都是经典,真想偷一个回来(罪恶想法)。



 (约克街头的时钟)



(街头趣景)

时间过的真快,告别约克向苏格兰首都爱丁堡进发,苏格兰最著名的是啤酒,是由一种特质的燕麦酿制而成,在这里被称作软黄金,车上几位还在议论美酒,很奇怪,在国内我们都不是酒徒,在这里心里总想着酒,午餐很特别,有当地的肉派和中国方便面,老公说英国的‘肉派’像美国的‘汉堡’,李先生说更像中国的‘肉夹馍’,在餐馆里,我们是标准的老外,原本餐馆中的肉派味道很浓,泡好的方便面盖子一打开,满屋飘香方便面味,尤其辣味排骨面,泡椒豆腐干更是极品,可见中国的饮食文化更高于鬼佬,即使速食面也做到色香味俱全,饭后再喝一杯浓浓的奶茶,特棒。途径一个小镇,距离约克市不远,约克那边阳光明媚,这里却白雪皑皑,有一个古堡(《哈利波特》霍格華茲魔法學校主要拍摄地)居然用木栅栏挡道不让进(《哈利波特》玫瑰园的门卫卡勒大叔又喝醉了,抱着一只空空的酒瓶,正缩在门禁室的圈椅里打瞌睡 ...),李先生搬开栅栏门说“上帝之手打开了门”,我们蜂拥而入,伴随着“注意素质”“偷窥”“我不懂英语”“上帝让我进来的”调侃声一片,美景呀,偌大的古堡没有一个人,大家做着各种“请到我家来做客”的姿势嚣张的照相,丛林中一匹人头马向我们张望,可能有伏地魔,我们吓得逃窜而出,李先生素质的用‘上帝之手’关上这道魔法世界的大门。

 

(<哈里波特>古城堡)

继续朝北走,高速公路两边有很多古代用的军事堡垒,军事话题和段子层出不穷,老公为没有成为军人耿耿于怀,所以结交了很多军队的文艺朋友,这些朋友虽然是兵,但是毕竟从事艺术,有点挂着羊头卖狗肉的感觉,荤素段子毫不忌讳,其中一个军队大联欢场景被传来传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曲被调侃的没了边,第一位首长说“你们唱的不威武,要二部轮唱结尾词”,所有士兵唱道“一切行动听指挥、听指挥、听指挥”,刚讲了几句轮唱,真正的鹅毛大雪飘向车窗,玩笑戛然而止,一转眼功夫,雪花又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老公继续讲笑话,第二位首长说“你们唱的不威武,要三部轮唱结尾词”,所有士兵“一切行动听指挥、听指挥、听指挥、听指挥”,到了最后成了五部轮唱,最后一句才是真正的笑料包袱“不许调戏妇女们、调戏妇女们、调戏妇女们、调戏妇女们、调戏妇女们….”,导游笑得直流眼泪,狂笑着、撒疯似的在有积雪的高速路上开快车(汗颜),李先生女儿还讲了很多清华变态学生的事情,同宿舍一个女生精通十一国外语(这才是怪才)。女儿这两天跟我总是拧巴,有她老爸在场都这样(超级崇拜她老爸),这父女俩秉性相似,爱好相似,只要她爸说的事情都是真理,高中生正是人格发展最关键的一年,真担心女儿学了一身艺术气息的痞子相。



(<哈里波特>城堡) 

导游被我们的张扬个性感染,行程越来越随意,有时看到好的景致不用提醒也会一拐车把就杀过去,高速公路边上的不知名小镇(紧邻大海),有一个海边十八洞的高尔夫球场,旁边的游乐场空无一人,我们像小孩子那样荡秋千玩转椅,每个人都大呼小叫疯玩,仿佛回到孩童时代,继续穿行小镇,就像一座弃城(下午五点街上就没人了),不知道他们怎么生存,途径苏格兰和英格兰地界,马路两边插着不同的旗字,红十字旗是英格兰旗,交叉线条的蓝旗是苏格兰旗,再加上白底红交叉北爱尔兰旗构成英国米字旗,这个地界曾经让两个民族大打出手N多年,到苏格兰时要注意,不能称呼他们是英国人(一般英格兰人被叫做英国人),因为他们只承认自己是苏格兰人,可以说他们是UK人,忽然记得一次同事之间的聊天“咱们四川人都爱吃辣的(我在四川生活了8年,算是四川山东北京人)”,结果一位重庆人纠正“我们是重庆直辖市人,不是四川人”。



(海边游乐场)




(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的地界)
 

雪又下起来,越下越大,真正的鹅毛大雪片挡住了车窗视线,刚才还是海边绿色盎然的十八洞的高尔夫球场,一转眼已是白雪皑皑的无人区,真奇怪的国家,晚间十分入住希尔顿酒店,位于市中心王子大街上(类似王府井大街),和爱丁堡古城堡很近,直线距离在几百米,酒店宴会厅被一伙人包了,都是盛装晚礼服出席,有点类似我们公司年会的感觉,街上走走,到处是酒吧,今天是周末,晚上狂欢的人很多,迎面走来很多微醉的三五成群男女,左边一个喝多了的女人差点撞到我身上,回头一看白花花的大粗胳膊和腿,居然穿着大背心裤衩(现在是零下两度),我们正在暗自佩服老外的体格,右边一个穿比基尼的金发“美女”(男扮女装)舞动巨大屁股和乳房走过,生怕人认不出他,站在路中间特意、夸张的晃动塞满海绵的大屁股,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爱丁堡的希尔顿酒店) 

希尔顿酒店依然很小,但是我们这回算是聪明了,要了和女儿们一样的双床间,躺在松软的床上好好享受最后的两晚,从窗台向外看古城堡,高高的、阴森森的,一两盏孤灯像鬼火,这就是豪宅,脑子里浮现《惊情四百年》中吸血鬼德古拉的影子,吓得我一下蜷缩在被子里,还是北京的蜗居家更温暖。

(待续)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