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居高不下的背后——住建部副部长叫苦 称调控房价几乎毫无手段


          从某种意义上讲,房子也属于是生活必需品。

    何谓“生活必需品”?——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东西),比如水、食物、电。离开了这些东西,那么我们的生活真的也就不能活了。

    水是生命之泉,食物是营养的来源,都缺不得的。而没电似乎没有那么要紧了,但是,现在如果马上停电,至少笔者就不能在这里打字了。如果医院里的手术间里正在进行一台大手术,这个时候突然停电,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事情了。同样也是缺不得的。

   那么房子呢?如果没有房子我们也只能跟原始人一样“以天为被,以地为席”了。天气温暖舒适或许别有另一番风味,但一遇到刮风下雨,可就连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都没有了。

   更何况,房子是我们共同的“家”。

    因而生活必需品(房子)的价格远远高于了消费者(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了。

   而且如果房价持续居高不下,不管是对于社会稳定,还是对经济健康发展来说,无疑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因为爬的越高,摔的也就越痛!

   世界上本不存在没有结果的原因,也不会存在没有原因的结果。因而房价高涨也是有根可寻的。

   首先,房子同样也是商品,其价格的变化必定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的通俗表达就是“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供小于求,价格上涨。”因为“物以稀为贵”。

    水虽贵为生命之泉,但有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环被套在了头上,因而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自然随处可见了,所以从古至今,几乎从未发生过“水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当然,特殊的情况自然是有特殊的原因了。

    所以,造成房价居高不下,其中必定有一个原因是“曲高和寡”了。也就是要买房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成交的却少之又少。因为买不起。

   其次,表面上,是消费者(人民群众)穷的买不起房,但原因是不能归结于消费者(人民群众)穷的。因为很多人其实都是有固定收入的,否则是不能养家糊口的。

    但是,现在的房价动辄每平米几千元,而普通人的月薪也只有区区几千元了,而有的人月薪才几百元。按每套房100平米计算。一套房子的售价就是100×(几千元)了。而这个“几千元”就是上班族的月薪。房价定5000,他们的月薪恰好为5000,那他们想买下这套房子,就要不吃不喝攒100个月的时间。而一年才有12个月。   

    面对一套100平米的房子,月薪5000的人不吃不喝都要攒近10年的时间,但生活总是要吃吃喝喝的吧!更何况还有那么多月薪不到5000,或者远远低于5000的人。

  再次,房子作为一种商品,肯定是有成本的,而房子的出售者获得的利润,其实也就是售价减去成本价了。

   也即:利润=出售价—成本价。

   而成本价基本是稳定的,所以房价越高,利润也就自然越多了。

   所以,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面对房价居高不下的问题上,连堂堂一个主管房屋建设的高官——“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都叫苦不迭了。

  没办法的事情,现实是残酷的!

  难道现实真的就这么顽固不化,不可改变吗?

   (本文大图片来源: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