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召回门给中国企业的启示


  文/陈胜乔

  丰田汽车因为“召回门”将自己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跳出业界对它的口诛笔伐,用理性的态度审视,可以发现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企业着类似丰田的身影。丰田之所以倒大霉,是因为它是太知名了,树大招风,而那些存在同样问题的企业之所以没有遭到批判,是因为本身还称不上是品牌,即使犯了错也没有引起大家关注。但是,这不等于我们没有问题,我们不应该从此事件中吸取教训。

  客观地讲,丰田汽车频频出现质量问题,不是因为它的质量制度出了问题,而是它的质量理念或者经营理念出了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内企业中几乎天天都发生。例如当质量与订单计划、质量与成本目标发生冲突的时候,是坚持原则、保证质量,还是急功近利、牺牲质量?如果不能确保质量管理的严肃性、权威性,经不住眼前利益的诱惑,类似丰田“召回门”这样的阴影就会时常跟随着我们,并在关键时候给我们致命一击。

  对照丰田的丑闻,企业如何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避免重蹈覆辙?

  首先,要树立“质量是生命”的观念。企业、尤其是制造企业会经常面对质量与交货期、质量与成本之间的矛盾。此时,是严守质量底线,还是首保交货或成本?相信企业在决策前都会进行风险评估。但在评估过程中,往往存在侥幸心理,更多地看重推迟交货期或增加成本带来的显见损失,低估了质量不良带来的潜在风险。丰田的悲剧就是这样酿成的。

  从市场发展来看,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的提高、法规的完善、贸易壁垒的加剧,质量的风险正在日益加大,以前用户不易察觉的小问题,在今天可能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一旦曝光将对企业、对品牌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丰田早知道质量缺陷会导致现在的结果,相信其绝不会如此马虎。所以,面对质量问题,绝不可存在侥幸的心理,应坚持质量安全底线。

  其次,要纠正加强质量管理会增加成本的认识。很多企业认为,严格质量管理必然带来高成本,其实这是个误区。因为将产品的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不仅可以避免增加出厂后的维修成本,而且会使促进企业产品和品牌良好口碑的形成,这样非常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反之,不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会严重伤害企业、品牌的形象,遗害无穷。

  再次,要坚持用全球化的高质量标准来指导企业的经营。这里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抓好质量源头管理。丰田公司全球近年来发生的几次大规模召回事件,有些是零部件供应商质量问题引发的,有些则是由于先天的设计缺陷。从国内企业近几年发生的质量问题,很多质量问题都与先天设计密切相关,最终也是通过设计更改才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必须完善设计质量制度建设,加强实验验证,加强里程碑质量把关。只有在产品的设计阶段高标准、严要求,才能根本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二是要加强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控制住过程,就控制住了质量。只有过程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低下的过程能力永远也生产不出高质量的产品。很多企业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绝大部分都与过程控制有关。比如物料引发的质量问题、运输仓储引发的质量问题,这些都是和过程控制密切相关的。

  三是注重结果管理。质量管理的结果要靠质量评价体系来体现。只有重视结果管理,完善质量的结果评价,才能不断发现过程管理和源头管理的质量差距。因此,必须按照标杆管理的思路建立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关心短期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而且要关注产品生命周期内各个阶段的质量变化情况,同时也要横向对比与主要竞争对手的距离,然后及时采取措施缩短差距。

  总之,身处全球化时代,企业应该树立“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足以使企业一损俱荣”的管理理念。只有妥善处理好质量、成本、交货期和技术这四个竞争要素之间的关系,坚持将抓好产品的质量放到企业经营的重要位置,创造出最优的综合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