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对人的两种属性


物对人具有两种属性,即所属性和被劳动性。世间一切物无不具有对人的所属性,即便是未被人类约定所属的南极,远离地球的宇宙万物,都是如此,物对人的所属性是物自身所具有的属性。目前,人类已经将地球陆地的绝大部分物约定了所属,除人类已经特别约定有了归属的物以外,其余诸如公海、南极、宇宙万物等共有物归每个人交叉所有,既归你,也归我。一国之内有许多物也具有交叉所有的属性,如公共场所的空气、沿海的海水等。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空气都是共有物,其实不然。一国之内的空气归本国人民共有,外国人不可随意入境享用;家庭居室内空气归家庭成员共有,外人不可擅闯民宅前来呼吸。

物对人的另一种属性,是物被人结合起来进行劳动的属性。人不仅为了占有物,更重要的是为了改造物,使之为人类的生存服务。即使是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矿物,还没有生产出来的农作物,还没有接触过的宇宙万物,都具有被劳动的属性。当人们将矿物挖掘出来,将农作物生产出来,变为一种对人类有用的物的时候,它们的被劳动性就充分体现出来了。当物被物的主人结合起来进行劳动时,物表现为对该人的所属性和被劳动性的两重性。就象出租汽车可作为劳动工具,但也一定应有所归属,当司机就是汽车主人的时候,该汽车作为物表现为对该人的所属性和被劳动性的两重性。物的被劳动性表现为物对人的使用价值,火星即便人类还无法登陆,但作为观象天体,对人类具有观赏和研究的使用价值。

人也是一种“物”,一种特殊“物”。人对自身这种特殊“物”既是所有者,又是劳动者,表现为人对“物”的所有性与劳动性的两重性。“物”对人也具有两种属性,所属性和被劳动性,同样表现为所属性与被劳动性的两重性。人对“物”的所有性表现为人对自身的所有权,除奴隶对自身没有所有权外,现代人基本都拥有对自身的所有权。人对“物”的劳动性表现为人对自身劳动力的经营,人出卖劳动力就是消耗自身劳动力,工资是出售劳动力的价格。工资如仅仅能够维持补偿劳动力损耗,人的劳动力维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工资除用于补偿劳动力消耗还有结余,即为人经营自身劳动力的“利润”。用“利润”投资人体,如参加进修,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健身培训,增加饮食结构中的营养成分等等,可提高个人的劳动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