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健康时报记者马海伟于山东泰美保法肿瘤医院建院12周年庆典活动之时就庆典活动和于保法教授做了专访。
“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向上,这样才能战胜病魔。”患者马凤娟老大娘激动十问说,十年前她被发现肺癌中晚期,但她拒绝手术,后来使用了缓释库疗法,省活至今。现场还有十多位和马凤娟相似的患者,他们是“带瘤生存”10年以上的人,更多的是“带瘤生存”三五年和七八年的人。
“活着就是最好的证明。”马凤娟说,别管用什么方法,能让肿瘤患者少受罪,少痛苦,延长生命,这就是好方法。
“缓释库”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它所倡导的“带瘤生存”和中医的“带瘤生存”具体有什么区别呢?目前人们所采取的治疗肿瘤存在哪些误区?常规肿瘤治疗方式方法要不要改革?现在与今后治疗肿瘤的方向在哪里?
健康时报记者采访了留美医学博士后、缓释库疗法发明人、山东保法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著名治癌专家
1,记者:于教授,目前很多人对肿瘤的态度的是,仍然是全部杀死,其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化疗、放疗、手术,但有一些人却在短时间内死去了。您怎么看待?
于保法:这是一个治疗观念的问题,现在很多医生就单独把肿瘤做为肿瘤来治疗,不顾及肿瘤患者自身,不论是手术、放疗还是化疗,主要目的就有一个——完全消灭肿瘤,不行就加大剂量、增加次数、扩大切除范围,肿瘤不消失誓不罢休,强行完全消除治疗只能会造成更大的痛苦,降低患者免疫力,导致各种并发症,出现瘤还在,人没了的悲剧。
2,记者:为什么肿瘤治疗会有那么多的副作用,如何才能避免或减少肿瘤治疗的副作用?
于保法:化疗的药物由以下几种组成:1、烷化剂,此类药物直接与DNA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直接杀灭细胞。2.抗代谢类、抗生素类以及一些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止细胞增殖周期各阶段活动,从而阻止产生新的细胞。3.激素类,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激素以阻止某些激素依赖性肿瘤(组织)的生长。但这些成分又对人体构成伤害,这对肿瘤患者来说既是体能的浩劫,也是新病的起源,有的药物甚至就是致癌物,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长期化疗导致的第二种癌症。所以,经过化疗的患者往往立即出现严重体衰,甚至出现多种并发症,最终越治病越多,越治病越重。
3,记者:既然常规化疗的副作用这么大,为什么现在的肿瘤医院还是继续坚持常规化疗,对不敏感的肿瘤甚至加大药量?
于保法:“生命不息,化疗不止”,这是绝大部分肿瘤患者的生活写照。他们以为,只要医生还在给自己化疗放疗,生命就会继续。但是,这其中也隐含着致命的过度治疗:手术使病人失去了原本可以保留的器官及功能;高剂量的化疗药物不但未能缩小肿瘤,反而使病人因高副反应更加痛苦和衰弱,甚至过早地失去了生命;过度的高剂量放疗,则会对肿瘤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过度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对部分医生来说,他们在接诊癌症患者时,往往局限于本专业,首选最熟悉的治疗方法,失败后才考虑其他方法,这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病人来说,缺乏科学知识,盲目追求“治愈”肿瘤,要求超标准的高强度放化疗,及时出现了严重的毒副反应还咬牙坚持,结果却是缩短了生存时间,又牺牲了生活质量。
4,记者:常规治疗有很大的副作用,为什么大部分患者都选择常规治疗呢?
于保法:其实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大部分患者本身并没有医学知识,自己根本不可能在各种疗法中做出选择,现在大部分患者选择常规治疗其实是医生帮助选择的结果。患者从一开始检查、确诊开始,就不断的被灌输癌症治疗的三大常规手段,首先手术,不能手术就要进行常规放疗、化疗。时间长了,患者从心理上就形成常规治疗的惯性了。医生在接诊癌症患者的时候,应该将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都告诉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医生有责任向患者推荐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而不是通过加大放化疗剂量、扩大切除范围等方法继续对患者施行常规治疗。
5,记者:中国的医院是分级的,三甲医院的治疗技术肯定比二甲的好,省级医院的技术肯定比市级医院先进,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于保法:在我国,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一般医院级别越高,设备越先进,建筑规模越大,汇集的专
6,记者:您认为,在目前肿瘤治疗中存在哪些误区?
于保法:只想着把肿瘤全部都杀死。其实,应该看到,肿瘤是长在患者身上,就不再是一个肿瘤的问题了,要考虑一个人的全部,尽可能杀灭肿瘤而不让患者受到伤害才是科学的治疗方法。任何一种化疗药物其实对正常组织来说都是毒药,一种方法又能治疗肿瘤,还不损伤患者的免疫力,就要求治疗过程中,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要远远高于正常的剂量,同时药物只能对肿瘤部位起作用,基本上不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7,记者,您提出的缓释库疗法,是怎样的方法?
于保法:“缓释库疗法”是肿瘤靶向治疗新技术,简单说,它就是机械性的靶向治疗,在先进的影像设备(CT、B超或内镜)导引下,将带芯穿刺针自皮肤或内镜活检孔直接穿刺入肿瘤中心,将更为有效的抗癌缓释液所溶抗癌药物,通过穿刺针匀速缓慢注入肿瘤内,使药物在肿瘤内达到良好分布状态,客观上是将肿瘤泡在高浓度的药液中。该方法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同时由于缓释库治疗的创伤性小,缓释药物大部分停留在肿瘤内,所以缓释库治疗不仅适用于早期可以免除手术的肿瘤患者,还适用于中晚期不适于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快速地去除肿瘤。
8,记者:“缓释库疗法”是一项新的技术,它的临床效果如何?
于保法:“缓释库疗法”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国际肿瘤学届的轰动,被美国专家誉为“癌症化疗用药的一次革命”,
9, 记者:既然“缓释库疗法”已经获得了美国专利,治疗费用是不是非常昂贵的?
于保法:我当初从美国归来开办医院的目的,就是想靠着美国学成的治疗技术,靠着治疗肿瘤的专利技术———缓释库疗法,给患了肿瘤的朋友带来生的希望。医院制定了微利原则,对病人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治疗费用是同等医院中最低的,患者的治疗费用相当于其他常规治疗的三分之一左右。
10,记者:我看到,也有人对您的这项新技术提出批评甚至反对的声音,您怎么看?
于保法:一种新的疗法刚出现的时候肯定会受到质疑,而初期的质疑也是为了促使这种方法尽快的完善。但是当治疗方法已经被临床验证可行,具有疗效时,我们的医学界应该给予支持,而不能因为该方法不符合自己的理念,继续进行抵触,甚至进行诋毁。这是不利用医学发展的。目前肿瘤治疗还没有哪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宣称完全治愈癌症,现有的所有的治疗都是为最终完全治愈癌症所做的铺垫,任何治疗癌症的发明、进步,都应该得到鼓励甚至是奖励,这样才能促进癌症治疗事业的进步。
于保法有很多头衔,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济南市政协常委,山东保法肿瘤治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山东泰美宝法肿瘤医院院长,留美医学博士后,但人们喊他最多的是教授,在人们心里他一直是医生。
于保法是山东省东平县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学医源于母亲的离世。1984年,他的母亲因为宫颈癌去世,在母亲的坟头前,于保法发誓学医,专攻癌症。后来,他考取了北京协和大学研究生,以发明新的淋巴结显像剂和骨髓显像剂在国内医学界崭露头角,毕业后,进入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在这里,他又发明了“为十二指肠微量出血定位测定仪”,并获国家专利,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于保法的成就引起了美国医学界的关注,1990年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学院为他提供了全额奖学金,邀他赴美做博士研究。两年后,于保法又被美国苏克医学研究所邀请做博士后,主攻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模型方面的研究。
苏克医学研究所具有世界顶尖水平,是全世界医学科学家向往之地。于保法对这一机会倍加珍惜。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的多项发明获得专利,并取得美国国家科技奖16万美元。1995年,他发现人体内P16基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第二年又发明了药物载体“人工多囊细胞”,并提出利用肿瘤自身作为抗癌药物“缓释库”的新概念,引发了肿瘤化疗用药方法的一次革命。
1995年,事业如日中天的于保法提出了回乡创业的设想。他的导师沙诺惊呆了,朋友们更是不解:“国内缺少创业条件,你偏要回去,还要回到贫困的乡下,你会后悔的!”
但更多的人不知道于保法心中的疙瘩。“我虽然不能为了我母亲治病,但我要为别人的母亲治病。”于保法说,生他养他的东平县是癌症高发区,2.8‰的发病率使全县平均每年有1200人死于癌症。
2004年,为了方便外地患者就诊,于保法教授又创办了济南保法肿瘤医院,医院位于济南市经十西路309号,京福高速西出入口东,目前是济南市医保定点医院、新农合定点医院。
“让更多的农民兄弟看上病,看好病。”于保法将继续践行着他创办医院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