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6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渐渐富裕了起来。收入也大大的增加,刺激了市场的壮大。以前的人们总是说:美国到处是黄金。可是近些年却有很多外国公司大举进攻中国市场。为什么要进攻中国市场呢?除了国家政策支持外资引入外。更主要的是自由经济体下的中国市场潜力大。
对于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谁优于谁?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解释方法,没有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只有判断的标准不一样,不一样的标准产生了不一样的解释,最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的立场是倾向与农村市场的。我是从以下方面考虑的。
人口。新的一年到了,当我们坐在火车上除了,一份渴望回家的急切心情外。是否发现了和以往有什么不同呢?是不是人很多呢?大包小包的到处都是。这只是表面现象,其本质就是劳动力的转移流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加快,进而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整体上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是市场的基本元素,人越多说明消费的需求大。有了需求从而产生了企业。企业满足需求,需求滋生企业。从目前中国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是从东到西逐渐减少。东部人口最多,而东部的企业最多。企业和市场是相辅相成的,共同成长。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史看。城市要经过城市化,这时城市的劳动力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从而农村大量的廉价剩余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当城市化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会出现逆城市化得趋势。例如:日本,英国,德国等。之所以产生逆城市化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农村基础设施已经慢慢健全。交通的便利,私人轿车的增加,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似乎在变短。
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挤,住房困难,人们把住房迁移到郊区,而在城市里工作。
3) 环境,随着城市环境的污染严重化。人们的健康意识的提高,导致了人口流向郊区。
4) 租金也是逆城市化转移的因素之一。
很显然中国目前的阶段是第一种阶段,城市化阶段。中国沿海地区首先崛起,在政策、资金、技术、交通、地理位置上显然优于中部和西部。繁荣的背后也有点不完美。劳动力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中国东部主要以制造业为主(虽然东部地区正在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但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度时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就加剧了中西部农村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转移到东部。劳动力的转移对城市和农村互有利弊。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但也给城市带来了压力。比如:交通压力,住房紧张,教育和医疗,以及治安等都有想当大的压力。对与农村来说,大量的先进技术通过劳动力的转移带到了农村。从而带动了乡村企业的发展。也把先进的思想传播到了农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速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起到了催化作用。但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等于把农村的市场也转移了。当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时,农村留下来的只有老弱病残。而他们的消费能力是十分低下的。如果选择农村创业,很显然在市场方面是输给城市市场的。
交通。城市是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显然城市的交通要比农村的交通便捷。但是由于中国城市化的趋势,城市的交通业出现了拥挤。而农村的交通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完善中。笔者认为过了一段时间后城市和农村的交通差距将越来越小。在创业的过程中估计交通已经不是其主要制约因素。更是现在实行村村通,基本上改善了农村的交通情况。
资金。资金对创业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般创业者的资金都不丰裕。所以初创业者十分注意资金带来的问题。假如一个创业者有100万。如果把这一百万放在城市和放在农村创业所产生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由于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廉价,所以在农村创业支出较少。这样企业的固定成本就会减少,增加流动资金。同时企业规模也要比在城市大的多。而且往往是流动资金越多越对企业发展有利。